1928年3月,任弼时被捕,敌人派兵将他押往安庆。在途中,有人多人上前围观,就在

小博大史 2025-07-14 09:47:29

1928年3月,任弼时被捕,敌人派兵将他押往安庆。在途中,有人多人上前围观,就在此时,任弼时竟然在围观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很面熟的人,他兴奋的打算跟那人打招呼,却突然觉得这样太过于冒失了。 说起任弼时,那可是共产党早期的顶梁柱。1904年,他生在湖南长沙,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也没啥特别。1920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正式成了共产主义者,从此一头扎进革命里。年轻时,他跑过不少地方,干过不少大事,比如在江苏、湖北当过党的领导,忙着组织工人运动、地下斗争。那年头,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共产党人只能偷偷摸摸干活,任弼时也没少跟敌人周旋。 1928年,他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干活,7月还当上了第六届中央委员。可惜好景不长,10月他在安徽跑任务时暴露了,敌人逮住他,直接押往安庆。他那时候化装成商贩,挺低调,可惜还是没躲过去。被捕后,他没泄露一点党的秘密,硬是扛住了敌人的折磨。后来,他还去过武汉,继续干革命,直到1950年病逝。这一路,他对党那是真忠心,没得挑。 1928年10月,任弼时受命去安徽芜湖、安庆一带看看工作咋样。那时候“八七会议”刚开完,党要求大家加把劲,他自然得带头跑。他装成商贩,带着几个同志在南陵碰头,结果敌人早盯着了,一下子围上来,把他们全抓了。敌人一开始也没搞清他是谁,就当普通嫌疑犯押着走,目的地是安庆。 从南陵到安庆,走的是水路,敌人弄了条船把他运过去。船上条件差得很,他手脚都被绑着,动弹不得。船到半路,靠了个码头补给,士兵把他拽出来透气。岸上人多,啥人都有,有挑担的,有卖东西的,乱哄哄一片。任弼时站那儿,眼睛随便扫了一下,突然就看到个熟人。那家伙穿着灰长衫,戴着旧礼帽,跟人聊着天。任弼时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像是老家那边见过的人,挺亲切的感觉。 他那会儿真想喊一声,毕竟被抓了,见着熟人跟抓到救命稻草似的。可他脑子转得快,自己现在是啥处境?要是喊了,暴露自己不说,那熟人估计也得被牵连。敌人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呢,这时候冒失不得。他硬是把那股冲动压下去,眼都不多看一下。那熟人好像也感觉到啥,抬头瞅了他一眼,没认出来,又低头聊他的去了。 这事还没完。任弼时知道自己得把消息传出去,靠自己是跑不了了。他趁人不注意,从衣服上撕了块布,用藏着的铅笔头写了几个字:“我被捕,速告陈琮英,求党救援。”船又开起来,他瞅准机会,假装不舒服,挪到船边,把布条扔到江里。风一吹,布条飘到岸上,那熟人捡起来一看,赶紧藏好,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全是担心。任弼时心里踏实了点,知道党迟早会知道。 到了安庆,敌人把他扔进监狱,开始使劲逼供。皮鞭抽,腿上压重东西,啥招都用上了,可任弼时就是不吭声。他不光自己扛,还安慰一块儿关着的同志,叫他们别泄气,别出卖组织。敌人拿他没办法,只能干瞪眼。 另一边,那熟人把布条给了陈琮英,她是任弼时的战友,办事靠谱。她一收到消息,马上报告党组织。党也没闲着,四处奔走,想办法救人。折腾了好几个月,1929年3月,任弼时终于被救出来。出来后,他没歇着,喘口气就又干活去了。 可这还没完。1929年9月,他又被抓了一次,这次敌人更狠,用上了电刑。他还是那德行,不松口,还想办法毁了证据,保住同志。党组织又救了他一回,他出来后直奔武汉,继续干他的革命事业。这韧劲,真是没谁了。

0 阅读:1142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