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个视频,某博主说:“现在车评人的准入门槛太低了”。这事要看你怎么聊了,首

善朴看科技 2025-07-11 20:31:45

刚才看了个视频,某博主说:“现在车评人的准入门槛太低了”。

这事要看你怎么聊了,首先有一个很关键的定义需要确定,什么样的人,或是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被叫“车评人”?你不搞清楚这种定义,这事就没法聊。

就好像数码博主一样,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叫“数码博主”,这也很重要。并不是买了个手机的就叫数码博主。

如果抛开 “什么才能叫XX博主” 的话,那么其实车评人要比数码博主门槛高很多。因为这里设计到一个收入的问题。 手机你买一个主流的大旗舰,顶天了1万块钱。买了就能BB了。 但如果你去聊车,至少你得开过车吧,没驾照,没开过的,你去聊车这不扯蛋呢。 当然不排除个极少的“理论战神”,这没问题,但这极少。

所以开过车,这一项,基本上就把门槛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级别,过滤掉了很多人。如果你想往更深了聊,那你得开过很多车才可以,这又是一个门槛。

聊车也有很多方向,其实有时候卖车的,修车的,他们来当博主,反而你能听到点有营养的东西。就比如,手机圈修手机的给你聊拆机内容,就比念参数的好多了。

很多所谓的博主,我并不认为他们能叫 车评人,他们最多只能算在分享自己观点的博主。比如我虽然偶尔也聊车,但我目前不应该被叫车评人。

车评人有一个最通用的衡量标准:

1、你有相关的持续性的工作

2、你输出的内容是带有具体车型分享、点评、导购方向。

3、你是以车为核心输出内容的,而不是偶尔聊几句。

4、在车圈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比较典型的车评人:韩路、极速拍档里的各位、此地无垠王垠。

陈震虽然老说自己是网红,实际上他其实是那种跨界很多的状态,算是自媒体中一个比较理想的生存状态,太垂直并不是好事,所以大部分各领域的博主都在相互破圈。包括韩路其实也一直在尝试其它领域的流量内容,比如数码,偶尔军事。

其它类型才是占比最大的,大多都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但这些我个人并不认为他们是车评人,他们算是车内容圈里的纯网红或是知名博主。因为他们输出的内容,其实极少含有导购或指导内容,全是流量和热度,也就是可参考价值极少,但人数众多。

说点题外话,现在不管是车圈还是数码圈,厂商对内容的把控已经到了无耻的地步,尤其是数码圈,那些厂商对内容的控制和把控已经到了颠倒黑白的程度,再加上平台流量倾斜,整个数码圈子比屎还臭。 这也是很多数码博主不想干了,人们不想看了的核心原因。

至于车圈没有数码圈那么臭,其实是因为背后的资本给的利益足够大,大家都尽量挣钱,很少会正面起冲突。除非是两个金主干上了,否则大家都会默默赚钱。

0 阅读:0
善朴看科技

善朴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