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一百多解放军为投诚的一千多土匪,举行欢迎仪式,却突然接到情报:“土匪是诈降,要进行偷袭。”司令员叶长庚面不改色:仪式照常进行。 1946年的黑龙江,土匪接近十万人,烧杀抢掠,搞得老百姓日子没法过。当时解放军刚进东北,兵力有限,叶长庚手底下才一万多人,面对十倍的敌人,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土匪虽然人多,但没啥组织,纪律涣散,抢东西行,打硬仗就不灵了。叶长庚看透了这点,没想着跟他们硬碰硬,而是来了个“断粮围困”的招儿。啥意思呢?就是掐断土匪的粮食和物资来源,把他们困住,饿得受不了自然就散了。 这招还真管用。两个月下来,土匪要么被干掉,要么跑去国民党那边了,战果挺亮眼。叶长庚靠这手稳扎稳打,慢慢把局面控制住了。可就在这时候,土匪头子“白脸狼”突然跳出来,说要带着一千多人投诚。这事儿听着就有点不对劲。 “白脸狼”是个臭名远扬的家伙。这人前阵子还跟国民党搭上了线,被杜聿明封了个“少将旅长”的虚衔,可干的还是烧村子、抢东西的勾当。突然说要投诚,谁信啊?叶长庚一听就觉得有猫腻,立马派侦察兵去摸底。结果不出所料,城外密林里藏着几百个武装土匪,摆明了要搞偷袭。 参谋长一听急了,赶紧建议调兵防守,把这帮家伙挡在城外。可叶长庚却不慌不忙,说:“不用,欢迎仪式照办。”这决定听着跟疯了似的,但其实是他早就想好了对策。 第二天,军区大院里红旗飘飘,一百多个解放军站得整整齐齐,等着“白脸狼”带着百来个亲信进城。这帮土匪进来的时候,衣服破破烂烂,走路也没个章法,有几个还故意露出枪柄,摆出一副挑衅的架势。表面上看,解放军人数少得可怜,好像随时会被吞了。可实际上,叶长庚早把城外的部队布置好了,就等着土匪自己往里钻。 “白脸狼”带的人进了大院,剩下的主力还留在城外,准备里应外合。叶长庚这边呢,宴席都摆上了,酒也端上来了,气氛弄得热热闹闹。关键时刻,他瞅准机会,突然发难,埋伏的战士立马冒出来,枪口直指这帮土匪。城外的解放军也没闲着,直接包围了土匪的主力。结果呢?土匪傻眼了,武器一扔,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没费多少力气就收拾干净了。 叶长庚为啥敢这么玩?其实他算得很准。第一,他知道土匪没纪律,诈降这种事干得出来,但配合不一定好。只要抓住时机,就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第二,他手里兵力虽少,但情报准、行动快,早就把土匪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第三,这场欢迎仪式本身就是个诱饵,把“白脸狼”骗进来,再关门打狗,省得费劲去追。 这招厉害就厉害在,把劣势变成了优势。一百多人愣是唬住了一千多土匪,还顺手破了他们的偷袭计划。打完这一仗,土匪里传开了:“叶长庚不好惹!”后来主动投降的土匪越来越多,省了不少麻烦。
1946年,一百多解放军为投诚的一千多土匪,举行欢迎仪式,却突然接到情报:“土匪
历史破局者
2025-07-11 19:16:34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