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十四亿人?”美国大使放下狠话:只要东大不听话,不低头,就要卡粮断油,让十四亿人挨饿受穷! 这番言论听上去确实吓人,仿佛中国人的饭碗真的被他们掐在手里,但是,把这种老掉牙的剧本拿到今天来演,就显得非常可笑和不合时宜了。 让我们冷静地把账算清楚,看看这种威胁到底有几分是真的,又有几分是在虚张声势。 首先,他们说要卡住我们的粮食。 在最关键的主食问题上,比如大米和小麦,我们国家早已实现了完全的自给自足。 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这是任何外部势力都动摇不了的根本。 我们不仅能喂饱自己,每年还有多余的大米可以出口到别的国家。 他们真正想拿来做文章的,其实是我们大量进口的大豆,可他们似乎忘了,世界不是只有美国一个卖家。 我们早就意识到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已经提前布局,实现了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如今,来自巴西的大豆已经占到了我们进口总量的六成以上,成为了我们最主要的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阿根廷、俄罗斯等国家也都是我们稳定的大豆供应方。 就算美国真的头脑发热,决定停止对华出口,我们也能从其他渠道迅速补上这个缺口。 真正会因此而叫苦不迭的,恰恰是美国自己的农民。 他们的农业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而中国是他们最大、最重要的客户。 一旦失去了中国的订单,堆积如山的大豆卖不出去,他们农场的破产就是可以预见的事实。 所以,用粮食来威胁我们,最终只会砸伤他们自己的脚,这笔账他们比谁都算得清楚。 说完了粮食,再来看看他们另一个筹码:断油,这个威胁听起来,比卡粮食还要更加不靠谱。 我们国家自身就是产油大国,国内的原油产量足以满足近一半的日常需求。 这就保证了,即使在最极端的外部环境下,我们的社会经济也能维持基本的运转。 至于需要进口的那一部分,我们的选择同样非常广泛。 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是我们最主要的两个原油进口来源国,我们和他们之间都有着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相比之下,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所占的比例非常小,根本不足以对我们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早已开始用人民币直接进行石油结算,这让我们在能源交易中摆脱了对美元的依赖。 这种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为我们的能源安全上了一道又一道的保险。 说白了,美国大使之所以还敢放出这种狠话,是因为他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他拿的还是晚清时期的旧地图,却想在今天这个新世界里找到中国的命脉。 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列强的确可以用几船粮食、几桶石油就卡住我们的脖子。 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我们不仅拥有了保护自己的强大实力,更拥有了反制对手的充足手段。 这场博弈的主动权,早已悄然易手。 当他们叫嚣着要断供的时候,他们似乎忘了,全球化时代的贸易是双向的。 如果真的走到了撕破脸的那一步,我们只需要稍微减少一些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采购。 那么,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和得克萨斯州的能源企业,就会立刻感受到切肤之痛。 所以,所谓的“卡粮断油”,不过是一只外表吓人的“纸老虎”,它吓唬不了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的中国,反而暴露了威胁者自身的虚弱和焦虑,最终还会反噬自身。
就在稀土还没撕完的时候,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浓缩铀。浓缩铀是核电站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