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李宗盛婚内爱上林忆莲,两人为了寻求刺激就悄悄同居,结果没多久,林忆莲就怀孕了。李宗盛赶紧跑回家和朱卫茵坦白:“林忆莲怀孕了,我要对她负责,咱俩赶紧离婚吧。” 朱卫茵正在给小女儿织的毛衣掉在地上,棒针滚到沙发底下,露出半截毛线 —— 那是李宗盛去年在伦敦买的,说 “给喜儿(当时还未出生)织件小外套”。 她看着丈夫西装上沾着的陌生香水味,突然想起 1986 年他第一次带她去录音棚,那时他还没那么多白头发,指着调音台说 “以后给你写首歌”。 现在那首歌还没写出来,他的皮鞋却先踏碎了客厅的寂静。 香港红磡体育馆的后台,林忆莲对着镜子抹掉口红。化妆师说 “李大哥在外面等你”,她却盯着镜中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发呆。 上周在录音室,李宗盛为她写《伤痕》,钢笔漏墨染黑了谱纸,他笑着说 “这样才够入味”。 可她看见他钱包里露出的全家福,朱卫茵的笑容在塑封下泛着旧光。 助理递来的演唱会流程单上,《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被圈了红笔,像个讽刺的句号。 她把钱汇给女儿的钢琴老师,想起大女儿上次打电话说 “爸爸好久没来看我演出”,喉咙突然发紧。 走出银行,梧桐叶落在她的米白色风衣上,像 1988 年李宗盛得金曲奖那天,她替他整理领带时,落在上面的香槟渍。 1998 年温哥华的雪夜,林忆莲抱着刚出生的女儿,听李宗盛在厨房煎牛排。 他哼着《为你我受冷风吹》,锅铲碰撞的声音里,她突然想起朱卫茵来送文件的那天,那个女人放下信封就走,高跟鞋在走廊敲出孤单的响。 李宗盛把牛排端上桌,她看见他无名指上的婚戒换了新款,却忘了旧戒指是朱卫茵亲手为他戴上的。 朱卫茵的电台直播间里,CD 机转着李宗盛的新专辑。听众点歌要《当爱已成往事》,她轻轻推上推杆,声音平稳得像结了冰的湖面。 “感情里没有谁对谁错,” 她对着麦克风说,“重要的是记得回家的路。” 导播在玻璃外比了个手势,她看见屏幕上闪过林忆莲的演唱会新闻,那个女人穿着红色礼服,站在她曾经站过的位置。 2000 年的台北雨夜,李宗盛在酒馆写歌。餐巾纸上的字迹被雨水晕开,“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这句刚写完。 就想起朱卫茵总在客厅留盏灯,想起林忆莲在录音棚里喝咖啡的侧脸。 侍应生递来账单,他摸出钱包,看见夹层里还夹着大女儿画的全家福,歪歪扭扭的四个人,如今散落在三个城市。 林忆莲在伦敦开演唱会,唱到《至少还有你》时,灯光突然暗了。 她的影子投在大屏幕上,像片飘零的叶。台下有人举着 “李宗盛” 的灯牌,她闭着眼继续唱,麦克风线在指间绕了三圈 —— 那是他教她的,说 “这样握才稳”。 退场时,助理递给她份报纸,头版是朱卫茵新书发布会的照片,那个女人笑着签售,眼角的纹里全是光。 2004 年离婚协议寄到香港时,林忆莲正在给女儿梳辫子。李喜儿的头发软得像海藻,她突然想起李宗盛曾说 “像你”。 协议上的签名栏空着,她望着窗外的雨,想起 1994 年那个同样下雨的早晨,他冲进录音室说 “我要离婚”,衬衫上还沾着朱卫茵做的排骨汤渍。 李宗盛在纽约的公寓里整理旧物。翻出朱卫茵织了一半的毛衣,针脚歪歪扭扭;找到林忆莲送的钢笔,笔尖还留着墨水的痕迹。 他把这些塞进纸箱,突然发现箱底有张泛黄的纸条,是朱卫茵写的 “记得带伞”,字迹温柔得像场梦。 朱卫茵带着女儿去看画展,大女儿指着幅抽象画说 “像爸爸的歌”。 她笑了,摸着女儿的头,阳光透过画廊的玻璃,照在她们相依的背影上。 手机在包里震动,是李宗盛发来的信息,问 “孩子们还好吗”,她看了一眼,把手机塞回包里 —— 有些答案,时间早就给过了。 2010 年的金曲奖后台,三个人在走廊擦肩而过。李宗盛的头发全白了,朱卫茵穿着得体的套装,林忆莲戴着墨镜。 没人说话,只有颁奖礼的音乐远远传来,像段被快进的人生。擦肩而过的瞬间,李宗盛仿佛听见三种声音:
1994年,李宗盛婚内爱上林忆莲,两人为了寻求刺激就悄悄同居,结果没多久,林忆
承永
2025-07-11 16:37:2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