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歌手丛飞身患癌症去世,停止资助183名贫困儿童,有家长打来电话质问:

豆沙探影 2025-07-11 15:35:36

2005年,歌手丛飞身患癌症去世,停止资助183名贫困儿童,有家长打来电话质问:“孩子快考大学了,钱呢?说断就断,这不是坑人吗?他就是个骗子”。   “我救了很多人,但唯独救不了我自己” 这是歌手丛飞留给世人最后的呢喃。   丛飞是谁?他做了什么?为何说出如此绝望的遗言?   儿时的他,家境贫寒,只能帮家里干农活,他热爱音乐的天赋,被父亲发现,最终,他凭借努力考入了音乐学院。   毕业后,丛飞和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来到了的大城市。   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放下身段,在城市的角落卖唱,甚至露宿桥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丛飞逐渐在音乐圈崭露头角,生活也慢慢步入正轨。   一次偶然的义演经历,他将演出所得全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从此,他的人生多了一个身份:慈善家。   十多年间,丛飞累计捐款超过300万元,资助了183名贫困学生。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他几乎倾尽所有,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过得十分简朴。   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正当他满腔热情地投入慈善事业时,却被诊断出胃癌晚期。   病魔的侵袭,让这位曾经充满活力的歌手,迅速消瘦、虚弱。更残酷的是,他再也无力承担孩子们的学费。   曾经受他帮助的孩子们,有些已经长大,有些还在读书。   当他无力继续资助的消息传出后,得到的不是理解和感恩,而是质疑和责备。   一些受助孩子的家长,无法接受现实,纷纷指责丛飞是“骗子”,甚至有人将他的善举扭曲为“沽名钓誉”。   更令人心寒的是,曾经接受过他11年资助的一名大学生,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态度冷漠。   他表示,自己早已和丛飞断绝联系,原因仅仅是丛飞没有帮他进入深圳歌舞团工作。   当被问及是否探望过生病的丛飞时,这名大学生轻描淡写地说:“我那么忙,再说他是资助过我,但还不是想要名啊!我们各取所需罢了,我又没有强迫他资助我。”   面对误解、责难,甚至来自受助者的冷漠,丛飞没有愤怒,没有辩解,只有无尽的悲凉和无奈。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话:“我上了天梯,但是已经下不来,也没有下来的路了。”   2006年4月20日,丛飞,这位用生命谱写爱心的歌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短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除了感人至深的善举,还有无尽的思考。   我们无法苛责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因为他们或许从未感受过来自社会的善意,也从未被教导如何去感恩。   但我们更应该反思,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更健康的慈善生态,让“善意”不被辜负。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0 阅读:0
豆沙探影

豆沙探影

豆沙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