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主动投诚,公安人员却想到了一个针对敌人的欺骗行动,就问他:“你敢去台湾见毛人凤吗?敢,我们就放了你!”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的浙江洋山岛上,海风裹挟着硝烟味,国民党保密局驻浙江洋山站长金家让正面临人生最艰难的抉择。 这个曾经的太湖土匪头子,如今穿着笔挺的军装,手里攥着解放军递来的香烟,烟雾缭绕中他眯起眼睛,眼前这群共产党公安,居然要放他回台湾见毛人凤? 金家让的土匪生涯始于太湖的芦苇荡,当年他带着百十条枪横行水域,劫富济贫的幌子下藏着血腥生意。 1947年军统招安时,他本想混个官身洗白,没料到毛森那双阴鸷的眼睛早盯上了他。 第一次被关押时,毛森把他扔进暗无天日的审讯室,铁链磨得手腕血肉模糊。 "金司令,听说你私通共匪?"毛森皮鞋尖挑起他下巴,三个月后查无实据放人,他刚回到洋山,第二道逮捕令又到了,这次连罪名都懒得编,牢饭里被人掺了碎玻璃。 解放军渡江战役的炮声惊醒了金家让,看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他暗中派人联系了中共地下党。投诚那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悍匪竟紧张得打翻茶碗。 公安局长老张摸出怀表看了看:"金司令,毛人凤现在台湾天天喊反攻,你敢当面告诉他大陆实情吗?"审讯室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怀表的滴答声。 毛森对金家让的迫害藏着军统内部的派系暗涌,据台北"国史馆"2018年解密的档案显示,毛森属于戴笠嫡系的"江山帮",而收编金家让的郑介民则是"广东派"。 土匪出身的金家让在保密局始终被视作异类,1948年内部考评写着"粗鄙少文,匪性未除"。 这种歧视最终逼得他调转枪口,就像当年太湖渔民说的:"金阎王挨了官家欺负,迟早要掀了官船。" 投诚后的金家让确实去了台湾,1950年香港《大公报》曾报道"前匪首现身基隆港",但台当局始终否认此事。 直到2005年台北市立图书馆发现的特务日记里,记载着"金某携共党条件来台,毛局长怒掷茶杯"。 这段往事在两岸谍战史里成了罗生门,大陆学者李明在《隐蔽战线春秋》里分析:"放虎归山是攻心计,对瓦解国民党残部士气效果远超子弹。" 金家让的结局充满江湖气,1953年他在上海弄堂里开了家茶馆,常对茶客吹嘘"老子当年把保密局文件当擦屁股纸"。 有熟客发现,每当收音机里播送台湾新闻,这个满脸刀疤的汉子总会默默关掉。 茶馆柜台下永远压着张老照片,泛黄的相纸上,年轻的金家让穿着国民党军装,领章却被烟头烫了个黑洞。 历史有时候比话本还荒唐,当年太湖里打家劫舍的水匪,阴差阳错成了军统司令;被自己人逼得走投无路,反倒在新政权里找到活路。 金家让晚年常念叨:"毛森要是少关我半年,说不定现在我还在岛上啃菠萝呢。"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每次说完,他总要往东南方向狠狠啐口唾沫。 【官方信源】 中国台湾网《台当局解密1949年前后档案》(2018-11-02) 环球时报《学者披露两岸隐蔽战线较量细节》(2021-04-15) 央视新闻《档案里的两岸故事》系列报道(2022-08-17)
1967年左右,但凡杜聿明,宋希濂等去领工资,都会受到刁难,连喘息一下都挨打挨骂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