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第28军军长回老家县城调研,这时候军长的妹妹前来看望。到了中午,妹妹提出留下来一起吃饭,军长一听,连忙摆手:“妹妹,这是公家的食堂,你还是回家吃饭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春天来得比往年早些,闽北县城的青石板路上还沾着晨露,第28军军长朱绍清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走下吉普车。 他特意选在赶集日回老家,挎包里装着给老母亲的草药,还有给乡亲们带的几斤茶叶。军部通讯员提着铁皮水壶跟在后面,远处已经有眼尖的乡亲举着竹烟杆往这边张望。 刚进县委大院的食堂,蒸笼掀开的热气里飘来红薯饭香。朱绍清刚要迈步,忽然听见身后有人怯生生喊了声"哥"。 回头看见妹妹提着蓝布包袱站在槐树下,鬓角沾着几根草屑,她是从二十里外步行赶来的。 妹妹手里攥着新织的毛线手套,说是给当兵的侄子带的,眼眶发红地说上次见还是去年部队路过县城。 炊事班老张已经端着搪瓷碗过来,碗底沉着两块腊肉。"军长,今天特意给您留的。" 朱绍清摆摆手把碗推回去,转身从挎包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我让通信员买的糕点,你带回去给娘尝尝。" 妹妹盯着食堂墙上的"严禁私用公粮"标语,手指绞着包袱带子:"我就坐旁边,不吃你的。"说着就要往条凳上坐。 朱绍清把妹妹拉到院里的老樟树下,从兜里摸出半包皱巴巴的大前门香烟,抽出一根递过去:"你嫂子前天还念叨,说该给你家娃捎两尺花布。" 他见妹妹不接烟,他直接把烟塞进自己嘴里点上,火星在阳光下忽明忽暗:"这食堂顿顿都得记帐,上回师长来检查,发现多放了半勺油都要写检讨。" 妹妹搓着裂开的手背,忽然想起什么:"要不我回家给你熬碗藕粉?你胃不好......" 正说着,通讯员跑过来:"军长,三团送来的战报急等您批。" 朱绍清把没抽完的烟头摁灭在青石板上,从公文包抽出钢笔:"你先去供销社买两斤红糖,记得要票。"见妹妹站着不动,他掏出个小布包:"这是这个月的津贴,你拿去买点补品。" 布包打开只有几张皱巴巴的纸币,妹妹突然想起哥哥从前线回来时说过的话:"我们打仗是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不是为了自己享福。" 那天下午,妹妹坐在县委门口的石墩上等了两个钟头。她看见哥哥房间的煤油灯一直亮着,偶尔有参谋进进出出送文件。 天擦黑时朱绍清才出来,肩章上的星徽在夕阳下闪着光,手里多了个蓝布包,那是妹妹带来的毛线手套,已经拆开重新织过,针脚细密得能数清。 后来县志里记载着那年春天,第28军在闽北山区修了三条水渠,朱军长带头把指挥部搬到了最偏远的山村。 有老乡回忆说见过军长蹲在田埂上啃红薯,也见过他把自己的棉袄脱给生病的战士穿。 至于那个回娘家的妹妹,后来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总爱跟年轻人讲哥哥当年在食堂门口说的话:"公家的东西烫手,咱不能要。" 信息来源: 《解放军报》《朱绍清同志二三事》 《闽北革命史话》
1953年,第28军军长回老家县城调研,这时候军长的妹妹前来看望。到了中午,妹妹
提莫说热点
2025-07-11 12:26:13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