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钓鱼佬看到!”重庆暴雨后,一村民竟捡到一条长2.5米、重280斤大鱼,专家却说:不建议食用,可能携带病菌!网友:重庆属于长江中上游,有很大概率是中华鲟。
根据百姓关注7月9日的报道,重庆暴雨刚歇,江滩上趴着个大家伙,可把路过的村民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哪是鱼,分明是头长了鳞片的小牛犊!两米五的个头,上秤一称,好家伙,整整两百八十斤!
几个闻讯赶来的壮汉不信邪,围着这庞然大物跃跃欲试。结果呢?脸憋得通红,胳膊上青筋暴起,那鱼头也就勉强离了地。最后足足一二十人折腾了快一个钟头,才把这湿滑沉重的“天降横财”给挪上了岸。
消息像插了翅膀飞遍网络,评论区瞬间炸锅:“这运气,河边散个步就白捡头‘猪’啊!”
“重庆钓鱼佬们怕是要集体失眠了,钓箱钓竿全白买!”
“捡个四十斤的鱼就乐得做剁椒鱼头,这位大哥怕是要开全鱼宴流水席?”
正当大家七嘴八舌替这位村民盘算着是清蒸还是红烧时,专家却兜头泼了盆冷水:洪水冲刷过的鱼,病菌风险极大,不建议吃!
想想也是,暴雨冲刷,裹挟了多少脏东西?这鱼又是怎么搁浅的?谁说得清。万一吃出问题,这“横财”转眼就能变“横祸”。
鱼不能吃,它打哪儿来又成了新谜题。网友们化身“民间生物学家”,在评论区激烈交锋:“看这大体格子,保不齐是中华鲟吧?长江上游可是它们老家!”
“要是中华鲟,渔政早找上门了!这种国宝身上多半有追踪芯片的!”
“别瞎猜了,我看像外来户,比如欧洲鳇啥的。真要吃了国宝,大哥这会儿怕是得在缝纫机边‘深造’了!”
但也有比较懂得网友猜测,这大家伙大概率是外来物种欧洲鳇,虽然并非国宝,但村民也没打算冒险下锅。
一场暴雨冲来的意外之礼,最终成了对自然法则的朴素敬畏。这庞然大物搁浅江滩,是命运的偶然馈赠,更是生活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若为口腹之欲,可能埋下未知祸根,选择尊重自然规律,反为心灵寻得安宁。暴雨冲上岸的不只是罕见生灵,更是拷问,当“意外之财”与潜在风险甚至生态良知狭路相逢,我们能否清醒掂量,做出无愧于心的抉择?
那村民看着巨鱼摆尾游远的身影,虽无鱼肉上桌的满足,眼中却映着江水的清澈。
消息来源:百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