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素质也是没谁了!”上海,一女子惊讶的发现,邻居连续7天冒用她家地址点外卖,为了让邻居改成自己家地址,女子甚至还在门上特意贴了小纸条提醒对方,没曾想,邻居竟然准时在门口拦截外卖,女子气不过,直接找上邻居质问原因,没曾想,对方竟然脸不红心跳道:可能就是不小心点错了!网友:报警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7月2日中午,外卖员敲开女子家门递来一份黄焖鸡米饭,订单上明晃晃写着602室,但收件人电话和姓名都很陌生。“估计是填错地址了。”她让外卖员把餐放门口就没再管。
没想到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连续六天,每天11点半和18点准时响起敲门声,麻辣烫、奶茶、炸鸡不同外卖接连送上门。
女子仔细核对发现,所有订单都精确填写了她家门牌号,但联系号码各不相同。“就像有人专门用虚拟号下单,还故意写错收件人。”
更蹊跷的是,她注意到每次外卖送达后,隔壁601的邻居总会“恰好”开门取走餐食。7月8日,当第13份外卖送来时,女子终于堵住了正要“截胡”的邻居。
面对质问,对方轻飘飘甩了句:“可能手滑点错了。”这个解释让女子火冒三丈:“一周点错十几次?外卖软件会自动记忆地址,改错一次后面根本不会错!”
有外卖小哥透露,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有些顾客怕暴露真实住址,就填隔壁门牌。我们按导航送,根本分不清是不是'借地址'。”
要知道,这种行为存在风险:若涉及违禁品配送或纠纷,被冒用地址者可能面临举证困难。
女子的经历引发网友集体吐槽,有人分享类似遭遇:“我家对门总用我地址收快递,直到有次代收了到付包裹,他再也不敢了。”
还有建议直接“截胡”:“下次当着邻居面把外卖扔垃圾桶,保证立竿见影。”但更多声音认为应该严肃处理:“这属于冒用他人信息,报警留记录才能杜绝后患。”
目前女子已向平台投诉并保留监控证据,根据《民法典》第111条,冒用他人住址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益,被冒用者可要求停止侵害并索赔,平台客服回应称,查实后将封禁违规账号。
你有遇到过这种“奇葩邻居”吗?如果是你,会选择硬刚到底还是息事宁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