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一位留学生从苏联带回了一份武器资料。为了获取这份资料,国家专门成立了

万物知识局 2025-07-11 10:56:08

1963年,一位留学生从苏联带回了一份武器资料。为了获取这份资料,国家专门成立了代号为J-203的项目,贺龙元帅更是称呼RPG-7火箭筒为“万岁”。   1963年,曹刚川从苏联带了一份厚厚的武器资料从苏联回国。   到到北京之后,将这份资料交给了炮兵科学研究院的郑民达同志。   当郑民达翻开这份资料时,喜出望外。   这份资料正是苏联当时最先进的RPG-7火箭筒的相关技术资料。   这款火箭筒具有强大的反坦克能力,而且射程已经超出常规武器的范围。   如果这款武器装备在部队中,那么一定会提高我国的军事实力。   郑民达不敢怠慢,立马组织了相关的专家进行研究,看如何能够研制出这款武器。   很快,在郑民达的带领下,经过改良,与RPG-7火箭筒效果相仿的新40火箭筒的样品呈现在了眼前。   1964年,为了测试新40火箭筒的性能, 特地在北京组织了一次汇报演出。   新40火箭筒出色的表现,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认可。   相较于之前装备的火箭筒,新40具有更高的性能和精确性,贺龙元帅对此更是赞赏有加。   虽然新40火箭筒得到了贺龙元帅的赞赏,但并不代表着能够批量生产。   有人认为,新40火箭筒虽然射程远,但是不具有稳定性,而且对加工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另外一部人认为,老40火箭筒虽然性能不如新武器,但是非常稳定,而且制作工艺非常成熟,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科研人员此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经过众人商议,决定对老40火箭筒进行改版,改进后的老40虽然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相对于新40来说,差距还是很大。   为了得到科学的数据支撑,项目组决定在军区模拟演练。   每个班选出一名老40火箭筒射手,来使用新40模拟打击军事目标。   经过63发的试射,其中有50发命中,这让专家们对新40的量产增加了信心。   珍宝岛战争结束之后,我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为了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决定加紧对新40的生产。   开始在全国的建立新的生产厂,很快新40就装备到部队中。   数量已经达到了2万具和40余万发的火箭弹。   在之后的对越反击战中,新40凭借着出色的性能,为战争迅速打开了局面。   除了在国内大量装备外,新40火箭筒还广泛出口至其他国家。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新40火箭筒已经走出了人们的视野。   直到80年代中期,当更新装备问世后,新40火箭筒才宣告停止生产。   信息来源:《专家解读丨单兵火箭筒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来源:中国军网

0 阅读:249

评论列表

买火柴的怪蜀黍

买火柴的怪蜀黍

1
2025-07-11 18:22

大40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