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明朝进士授官品级对照表

通过举人身份参加科举并最终进入殿试选拔、获得官职的人员中,第一甲共录取三名。 其中,第一名授予从六品官职;第二名和第三名授予正七品官职,并赐予“进士及第”的功名。 “进士及第”是科举荣誉体系中的最高等级,象征着全国科举考试的顶尖成就,因此前三名也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的官员,授予从七品官职,并赐予“进士出身”的功名。 第三甲的官员,授予正八品官职,并赐予“同进士出身”的功名。 虽殿试举子皆称“进士”,但官场起步悬殊。 一甲进士多留京任职,近权力中枢,易入皇帝视野,获提拔机会多。 二甲三甲则多赴地方基层,从琐事起步,政治起点较低,需长期摸爬滚打。

评论列表

悼明
悼明 2
2025-09-13 23:03
这种一一对应的说法是错误的!一甲进士自动入翰林院!然后在很多年份,翰林院要在新科进士中选拔人才进入翰林院,谓之馆选,入选者叫翰林院庶吉士(无品级),由资深翰林官教习,三年后,合格者留院,三甲授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二甲授翰林院编修。不合格者要么六部,要么成为科道,还是那个标准,二甲正七品,三甲从七品。未入翰林院的二甲新进士,部分六部观政,部分外放出任七品知县或州府属官。三甲留京的出任正八品的行人司行人,出京的同样任七品的知县或州府属官!当然地方远不如二甲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