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日本投降已经过去4个月,可高邮仍被日军占领。此时的高邮人民仍活

佳佳说史 2025-07-11 08:39:40

1945年12月,日本投降已经过去4个月,可高邮仍被日军占领。此时的高邮人民仍活得战战兢兢,每天仍得带上日本签发的良民证上街。见到日军仍需鞠躬行礼,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军掌掴。

抗战已经胜利了,为何高邮的日军还不撤离呢?

原来,蒋介石为了扩充实力,在日本投降后,极力龚断对日本的受降权,他与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茨约定,在八路军与新四军包围的地区,仍据守反抗,等待国民党军队前来接收。

达成协议不久,冈村宁茨的命令通过电波传到了高邮。固守高邮的日军大佐岩崎学决定加固工事,同时密切关注新四军的动向。

高邮处于解放军腹地,仍被日军占据,于情于理,新四军都不会表示沉默。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给高邮日军发出通牒,命其投降。

然而,通牒发出后一直未等到日军的回复,显然岩崎学根本没将新四军的通牒当回事儿。

粟裕认真分析了战略态势,他认为日本投降后,日军与新四军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日军终将会向新四军投降,和平解放高邮不是不可能。于是,他倾向于劝降日军。

这天,盐城战役中投诚的原伪军第五军的一个副团长,作为新四军的信使走进高邮。然而,信使却惨遭杀害,他们砍下其头颅悬挂在城楼上,以此表明拒不投降的态度。

岩崎学的态度触怒了新四军全体将士,及高邮的百姓。粟裕决定向日军开战,他分析战略态势后,认为高邮一战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1945年12月3日,张鼎成、粟裕、邓子恢、曾山等人联名向中央军委建议,集合华中野战军第六、七、八三个纵队,联合攻打高邮。

建议很快获准,然而,攻打高邮却显得一波三折。就在粟裕他们进行战前准备时,接到中央军委的其他作战命令。

粟裕认为拿下高邮才是重中之重的,遂再一次请战。很快建议获准,但野战军第六纵队得要在淮海地区支援其他战斗。

原三个纵队攻打高邮,兵力上的优势没有了。华中野战军上下议论纷纷,认为要暂缓攻打,待6纵归建后再打。但粟裕说:“只有2个队也要拿下高邮。”

紧张的作战准备开始了,华野侦察员和地下工作者,搜索了大量的情报,让粟裕等人对高邮城内的日军部署、火力点等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12月15日,作战准备就绪,随时可发动攻击。就在此时,又一次迎来了变动。中央军委根据新的形势,命令七纵和八纵迅速北上,返回津浦路方向。

粟裕亲自起草了千字电文,向中央军委说明高邮一役,必须得打。最终,中央军委收回命令,同意粟裕的攻打高邮计划。

粟裕是颇具威名的指挥家,与日军交手无数次,取得大大小小无数次胜利。然而,高邮这一战他却不敢掉以轻心,他亲自带队在高邮周边察看地形,对日军部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此时,高邮城内有日军第90旅团第626大队共1100余人,伪军第42师王和民部5000余人,可谓是兵强马壮。高邮南边30公里的邵伯有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团;在高邮与邵伯中间还有车逻坝据点。

为此,粟裕将高邮一战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肃清外围之敌,同时拿下邵伯、车逻坝,切断日军对高邮的增援,封住其出逃路线。第二阶段攻打高邮。

粟裕命令八纵负责肃清高邮城外围之敌及据点,七纵分四个团进攻邵伯,华野直属特务团攻打车逻坝。部署完后,粟裕与张鼎成召集指战员交待作战任务,进行战前动员。

12月19日,各作战部队全部抵达作战地点。当晚,八纵在陶勇指战员的指挥下,对高邮外围发动攻击。战斗打响后,66团在夜幕的掩护下,逐个击破城北的泰山庙、承天寺、放山寺、关帝庙等据点,一路打到了城下。

与此同时,64团从西北方向一路向城关方向逼近。经过一夜激战,64团于凌晨时分,逼近高邮城的北关。天亮后,日军打开高邮城的北门冲出来反扑。

19日夜晚,八纵的68团、70团、72团及独立团也向高邮的南门、东门、高邮湖边的敌人发起了攻击。就在八纵在高邮外围作战时,七纵与华野特务直属团也向邵伯、车逻坝发起了进攻,一举拿下邵伯、车逻坝。

就这样,高邮成为孤立的军事点。12月20日中午,八纵64团占领北关,68团占领南关,其他部队也将各自负责的外围地区清扫完毕。至此六支部队兵临城下,将高邮团团围住,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完成。

粟裕认为大军压城,定能给城内的日军极大的压力,如果此时劝降,则能和平解放高邮。于是,战地记者甄为民联系日本反战记者山本一三来劝降日军。同时,新四军这边也扎了大风筝,利用风筝散播劝降传单。

很快,劝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少日伪军主动放下武器,放弃抵抗。在高邮一战中,高邮人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战后统计有15000名民工、3000民兵、500条民船加入战斗,帮助部队运送粮草达150万斤。

12月25日,最后的攻坚战打响。战至29日,高邮一战落下帷幕。期间打退了从北来援的国民党部队。这一战歼敌日伪军近万人,缴获枪支6000余支,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的日伪据点。

0 阅读:24
佳佳说史

佳佳说史

欢迎大家关注我啊,每天带大家了解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