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一百万美元,世界各国纷纷嘲笑中国是冤大头,而赞比亚接下来的做法让全世界眼红中国。 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订购12架歼6战机,这事儿本来挺平常,谁料却因为“赖账”闹得满城风雨。当时,双方谈好总价970万美元,首付154万,尾款816万等货到再结。可战机送到后,赞比亚愣是没付齐钱,只给了100多万,剩下那800多万拖着不给。国际上顿时炸了锅,都笑中国吃了哑巴亏。可几年后,赞比亚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不是简单的欠钱不还,而是中赞关系里一段曲折又暖心的插曲。 赞比亚,非洲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1964年刚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那时候,新国家底子薄,周围还有不少威胁,得赶紧找靠山。总统肯尼思·卡翁达眼光挺准,果断跟中国搭上线,成了南部非洲第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卡翁达跟中国关系好得很,多次跑来北京,跟中国领导人聊得火热。他还在联合国帮中国说话,支持中国重回国际舞台,这份情谊不是随便说说的。 中国这边,周恩来总理70年代多次接见卡翁达,承诺给赞比亚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那会儿中国自己也不富裕,但对朋友够意思。比如援建坦赞铁路,硬是帮赞比亚把铜运出去,解了燃眉之急。到了1979年歼6交易,中国看赞比亚经济困难,特意把价格压低,还同意分期付款。这不是傻乎乎的慷慨,是真把赞比亚当兄弟。 1979年,赞比亚空军急需战机,周边局势不稳,得有点硬家伙撑腰。歼6是中国的主力战机,性能靠谱,价格也公道,赞比亚一眼就相中了。双方签合同,12架歼6,总价970万,首付154万,余款816万交货后付清。战机运到后,赞比亚飞行员试飞了一圈,觉得挺满意。可问题来了,中国问尾款的事儿,赞比亚那边支支吾吾,说国库没钱,拖着不给。 这一拖就是一年。到1980年,中国外交人员上门催款,赞比亚财政部长一脸无奈,说铜价跌得太狠,国库实在掏不出钱。那时候,赞比亚经济靠铜矿吃饭,70年代石油危机一闹,铜价跳水,外加西方国家压价,赞比亚欠了一屁股债。到1983年,外债高达26亿美金,光利息就压得喘不过气。800多万尾款,对他们来说,真不是小数目。 中国没急眼,还派了个维修队去赞比亚,实地看看情况。这帮人跟当地工人一块儿吃住,半年下来发现,赞比亚不是故意耍赖,是真穷得叮当响。 1985年,事情更离谱了。赞比亚国防部大楼着火,存歼6合同的档案室烧了个干净。赞比亚官员趁机说,合同没了,欠多少钱不清楚,反正付不出来。国际舆论又热闹起来,都说中国这回彻底栽了,钱要不回来不说,还丢了面子。 但中国查下来,发现这火没那么简单。西方国家看不惯中赞走得近,暗地里使绊子,想挑拨离间。中国没上套,冷静处理,跟赞比亚高层坐下来谈。中方拿出一份合同副本,态度和气地说,咱相信你们有诚意。赞比亚外长接过文件,挺感动,拍胸脯说一定还钱。 中国这态度真把赞比亚暖到了。双方重新谈合同,定了个宽松的还款计划,每年最低还20万。从1985年起,赞比亚年年按时还,到1990年,债务就剩个零头。1992年,赞比亚经济缓过劲儿,主动找中国买运12运输机和K8教练机,总值2亿美金。后来还追加订单,中赞军事合作金额加起来也有2亿。 2020年新冠疫情,西方国家对中国指手画脚,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站出来说,“中国是我们朋友”。这话一出,网上炸了锅,中国外交部还公开谢了人家。这份信任,不是一天两天攒下的。 这事儿咋就让世界眼红了呢?赞比亚没把中国当冤大头,反而用实际行动还了人情。还债是其一,更大的是后续合作。2亿美金的订单可不是小数目,西方国家看着眼馋,心想中国咋就摊上这么个靠谱朋友。他们使劲儿挤兑赞比亚的经济,结果反倒让中赞关系更铁了。 再说国际声誉,中国没因为800万翻脸,反而用宽容换来尊重。这招儿接地气,比硬碰硬管用多了。赞比亚后来的订单和表态,等于给中国打了张国际信任牌,哪个国家不想要这样的伙伴? 中赞这事儿,赖账是开头,友谊是结果。赞比亚经济差的时候,中国没落井下石;赞比亚缓过劲儿后,也没忘中国的好。这说明啥?国际关系里,钱重要,但情谊更值钱。宽容和理解,能把矛盾变成合作。 现在,中赞关系是中非友谊的标杆。经济、军事、文化,合作越来越深。这不光是两国的事儿,还给别的国家看了个样儿:真心换真心,比啥都强。这段历史接地气,不高大上,但真挺暖。
1987年,国家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乘坐专机抵达法国,次日竟然发现停放在巴黎机场的专
【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