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想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向日韩一样成为消费大国。”在上个月底的天津经济论坛会

画画的本本 2025-07-10 18:37:22

“中国想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向日韩一样成为消费大国。”在上个月底的天津经济论坛会上,女专家金刻羽痛心疾首地呼吁全民消费、向日韩学习。她还说,我们总是说自己科技、AI多多厉害,但除非像日本和韩国那样成为消费大国,否则永远富不起来,你觉得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虽然中国的经济在不断上涨,但是中国真正的富裕起来了吗?为什么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位专家提出了一则观点,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在上个月底的天津经济论坛会上,女专家金刻羽说:“除非成为消费大国,否则中国永远不会是富裕国家!” 这个观点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实很多人都习惯了“中国制造”走遍全球的景象,觉得只要工厂不停,货轮满载,经济发展就会水到渠成。 但金刻羽的分析很有道理。她指出,日本和韩国当年也是靠出口起家,但最终能够“晋级”发达国家,关键在于让国内消费成为经济的中流砥柱。这样,经济增长不会被外部市场牵着鼻子走,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大大增强。 中国这些年确实在科技、AI等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但如果老百姓不愿意消费,经济的内循环就难以真正做大。想想看,出口固然重要,可一旦遇到全球市场波动,国内企业和工人首当其冲。 如果长期依赖出口,也容易和其他国家形成竞争甚至摩擦。不少国际机构都提醒过,中国需要主动释放内需潜力,形成健康的消费型社会,让经济增长有更多自主性。 金刻羽还提到,消费的活跃不仅可以带动服务业,也会带来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推动产业升级。就像日本和韩国那样,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老百姓不用担心未来,才愿意把钱花出去。 中国要想让“全民消费”成为现实,首先得让大家“有钱花”“敢花钱”。否则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忧虑一大堆,老百姓就会选择存钱防身,这也是目前消费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想实现这样的转型,难度确实不小。现在很多外贸企业尝试“出口转内销”,但发现国内市场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打开。 一方面是产品价格高,另一方面是消费习惯和需求结构变化快,很多人消费观念也偏向理性和谨慎。再加上“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大家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缺乏信心,愿意大手大脚花钱的人并不多。 金刻羽也点出了服务业改革的关键。让医院、学校、旅游等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激发市场活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带动消费。 她还提到,地方政府应该用推动消费作为新政绩,不再单纯靠卖地和房地产拉GDP。未来,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机会会更多,高端制造业和消费升级会相互促进,区域经济活力也有望被激活。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异议。有人认为中国不能完全照搬美国那一套,毕竟中国的货币没有美元的全球信用,单靠消费难以支撑整个经济。还有人强调,制造业是中国的根基,如果丢了制造业,“消费大国”也无从谈起。 其实,争论的背后反映了中国转型升级的现实挑战。要想让14亿人口都能消费得起、愿意消费,离不开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深层改革。能不能像日韩那样最终完成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决定了中国未来的经济格局和国民幸福感。 大家怎么看?你们认同她说的吗?

0 阅读:0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