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还在看报纸?明明报纸已经无人问津,但报社却在大量印刷,编辑、记者等一大群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7-10 16:18:00

到底是谁还在看报纸?明明报纸已经无人问津,但报社却在大量印刷,编辑、记者等一大群人靠它吃饭,所以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在看报纸呢?   手机和网络盛行后,看消息变得越发便利,别说国内的消息,就是非洲原始部落的消息,也能第一时间传遍全世界。   只要手机有网络信号,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尽全球资讯,方便快捷还不花钱,人们自然喜欢的很。   没互联网时,资讯的流通主要靠纸媒,看报纸听新闻成了大家接受外界消息的主要媒介,但是,互联网兴起后,报纸的新闻传播速度就赶不上大家的需求了。   拿着手机,立马就能知道天下事,谁还会傻傻去等第二天的报纸?   渐渐的,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按理说,人们都不需要了,报社和印刷厂就该关门倒闭,可事实却完全相反。   时到今日,报纸的印刷还在如常进行!   清晨,天才麻麻亮,油墨味都没散尽的崭新报纸刚从产线滑下来,一捆一捆就被打包装车,早已等待在侧的司机们看着货一装满就把车开了出去。   和往常送往各个报亭不同,如今的报纸,直接就送去了废品收购站,几个小时后,这批无人翻阅的新报纸就被送进了搅碎机,等待它的第二次重生。   纸浆厂成了每天报纸的最终发行点!   辛辛苦苦印废纸,这条产业链涉及的单位图什么?读者不需要报纸,但是,广告商却需要庞大的发行量。   一份报纸能赚几个钱!报纸的衍生价值才是它们的立命之本!   报社要想收到高额的广告费,那就必须保障发行量,而发行量这数字,向来都是报社说了算,报纸的发行太过稀碎,审计机构不可能去一一核实每一条渠道。   这也造成了发行量的一度虚假和持续飙高,广告代理公司对这现象心知肚明,但是,为了赚取高额佣金,他们主动选择同流合污。   心照不宣下,报纸发行的灰色产业链渐渐形成。   如今,社会大众不需要报纸,但是机关单位还是持续在订阅,中央级党报党刊、省委机关报、省情刊物、行业指导报…林林总总的十几种报刊,仍是订阅刚需。   这是任务,就算报纸送去各个部门后压根无人翻阅,这些报纸也都必须订阅,人手一份,数量还很稳定。   订了就算完成任务,读不读另说,在这种环境下,报纸依旧维持着它的生命力,有接收处的报纸,生产出来后,按计划分送,没有接收处的报纸,为了稳住广告商,多印的部分直接送去废品收购站。   如今的报纸,依然是职称评定的助力平台,有些学者需要快速积累学术成果,就会选择把论文发表到报纸刊物上。   这事,就算是权威报纸,也是给钱就能上,价格还很透明,某“双一流”高校人文社科院系近三年职称晋升材料显示,学院平均每人有1.2篇发表于报纸理论版的“代表性成果”。   报纸的虚假繁荣,代价也是触目惊心,无效印刷所要消耗的树木、碳的排放、运输的能效...这份虚假的体面,却让人类发展买了单!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出淤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

1
2025-07-10 17:40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