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儿子要2800元手机,写了三页纸“控诉”。 这并非个例,它折射出许多家庭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位在小区便利店工作的母亲向我讲述了自家孩子的“手机风波”。 她儿子刚结束中考,便提出购买一部2800元的手机,并为此洋洋洒洒地写了三页纸陈述理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学拥有手机的羡慕,以及自己渴望拥有同款的强烈愿望。 当天,这位母亲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儿子却并不服输,委屈的情绪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一言不发,默默地回到房间,反锁上门。 父母在门外苦劝,甚至尝试过强行开门,但孩子始终紧闭房门,不肯让步。 最终,父亲心软了,无奈之下,立刻在网络上购买了一部1800元的手机。
令人唏嘘的是,这位父亲本身是一位初中教师。 他能够在课堂上胜任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却难以应对自家孩子的这场“手机争夺战”。 这让我不禁反思,或许许多为人父母者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困境,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感到力不从心,充满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