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男子为了更朋友捧场,2年内先后在一家理发店充值了430多万,结果却被多次灌肠、针刺,身上更是留下了很多的伤痕,事发后,男子报了警,并将此事反映给了市场监管部门,有关部门表示已经介入调查,网友则表示,这个男的是怎么挣的这么多钱,又这么轻易的花到了理发店? 2年前,程先生在一家理发店认识了店长陈某,在陈某的劝说下,程先生就充了值,此后,每一次去理发店的时候,程先生都被陈某要求继续充钱消费,起初,程先生并不想充值,可是,为自己服务的都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和男孩,他们跪在地上说家里穷,连房租都交不起。 程先生顿时心软了,于是就在他们的劝说下,充了一些钱,两年的时间里,程先生一共充值了430多万,而灌肠项目一次收费就是30万,按摩身体一个部位更是高达五六百元,排湿一次也要一两千。 可是,做下来之后,程先生却出现了身体不适,不仅皮肤伤口难以愈合,而且还经常腹泻,查询后发现,这家店根本没有行医资质,于是,程先生将此事反映给了市场监管部门,随后又报了警。 从民事责任角度看,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主体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理发店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严重违背了基本的诚信原则。其诱导程先生充值的行为,可视为一种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效力的条款,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程先生在被店员虚假情感诱导下充值,并非其真实意愿,他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撤销充值合同,理发店应返还相应款项。 在消费欺诈方面,《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明确指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 该理发店以虚假的“悲惨故事”诱导程先生充值,且提供的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甚至在无行医资质的情况下开展医疗相关服务,这一系列行为均构成典型的消费欺诈。按照法律规定,程先生不仅有权要求退还充值费用,还可以要求理发店给予一定倍数的惩罚性赔偿,比如要求三倍赔偿等。 实际上,无证行医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从法律定义来看,无证行医包括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在合法医疗机构单独开展诊疗活动,或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设诊所开展诊疗活动等情形。 该理发店在没有任何行医资质的情况下,为程先生提供灌肠等医疗服务,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将构成非法行医罪。如果该理发店的行为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罚。 当然,至于是否构成刑事诈骗,需要进一步考量。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理发店通过虚构员工悲惨境遇、隐瞒无行医资质等事实,骗取程先生高额充值费用,若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且达到一定数额标准,就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程先生的430万充值显然已远超诈骗罪中“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果证据确凿,相关责任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最后,我们无法理解程先生为何能在一家理发店充值400多万,400多万元,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财富,程先生却大手一挥都消费在了一家理发店,实在是让人不解,当然,是什么原因让程先生如此消费,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现在又追究起理发店的责任,这一切,都是一团疑云。 对此,你对本案有什么看法? —————————— 关注我,带你评析法律热点,关注冷暖人生。 文章原创,抄袭必究
安徽合肥,一男子为了更朋友捧场,2年内先后在一家理发店充值了430多万,结果却被
寒烟绕翠峦
2025-07-10 14:45:2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