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现在非常担心。有人推测,印度将要被上三常收割了:既然你扶不起来成不了气候,那就成为大餐。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看看最近几年的局势,印度就像个被架在火上烤的“唐僧肉”,三大国各有各的吃法。 提起美国,不禁说起这个老牌霸主如今正被经济危机和通胀搞得焦头烂额,急需找个地方补血。印度正好成了它的“战略备胎”。 美国既想在军事上拉拢印度,给它提供F-35战斗机、MQ-9B无人机这些先进装备,甚至不惜开出高价——F-35单价超过1.2亿美元,MQ-9B无人机售价是美军自用价的3倍。 又想在经济上推动“印太战略”,试图把印度打造成“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节点。苹果把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美孚抢占印度东海岸油气田开发权,都是这个算盘的一部分。 不过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印度也不是省油的灯,一边享受着美国的技术和投资,一边又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战略自主”,比如在俄乌冲突中拒绝选边站队,继续购买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而俄罗斯这个被西方制裁得焦头烂额的国家呢,正把印度当成“救命稻草”。俄罗斯对印度的军售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从米格-21到S-400,俄罗斯几乎“无保留输出”,甚至允许印度本土生产苏-30MKI战机。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更是以低于国际油价30%的折扣向印度狂卖原油,日均进口量从3万桶激增至200万桶,贸易额目标直指2030年的1000亿美元。 俄罗斯还接受卢比结算石油贸易,这让印度既能缓解通胀压力,又能赚取转售欧洲的差价。不过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它希望通过印度在印度洋航道布局,牵制北约东扩,对冲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力。 至于中国,虽然和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摩擦不断,但也没闲着。中国在印度周边的战略布局堪称“教科书级”。 经济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周边国家搞基建,比如中缅油气管道、中老铁路,这些项目不仅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让印度感受到了压力。 但远不仅如此,印度内部的问题也不少。莫迪政府虽然雄心勃勃地推动“印度制造”战略,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仅没达到目标,反而从2015年的16%降至13%左右,远低于25%的目标。 外资撤离、基础设施落后、官僚主义严重,这些问题让印度的制造业发展举步维艰。要命的是,印度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服务业占比过高,农业持续疲软,2024财年农业增速仅为2.1%,而服务业却增长7.6%。这种经济结构让印度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显得格外脆弱。 而印度国内的种姓制度、宗教矛盾、南北发展差异等问题也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会引爆社会动荡。 2024年印度大选,莫迪领导的印人党虽然获胜,但得票数远未达到预期,反对党联盟的崛起也让莫迪政府的执政压力剧增。而印度自己呢,既想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来平衡各方利益,结果只能是被各方轮番收割。
中方这次没惯着印度,这一下令新德里急电子业濒临崩盘!《印度时报》7月6日报道,印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