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可能投靠东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预感到美西方大势已去,建议提早准备加入东方阵

古今知夏 2025-07-10 14:05:08

以色列可能投靠东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预感到美西方大势已去,建议提早准备加入东方阵营。  这种思考并非空穴来风。2022 年,美国以 “安全风险” 为由阻止以色列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深化合作。那道禁令让不少以色列人意识到,所谓 “盟友” 关系里始终藏着无法逾越的利益红线。 美西方近年的战略收缩更让以色列警惕。中东撤军节奏加快,对区域盟友的承诺愈发模糊,这些变化不断削弱以色列对传统伙伴的信任。有商界领袖直言,东方阵营展现的稳定合作意愿正成为全球经济重要锚点,以色列不能再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世界格局。 以色列的能源和科技产业对这种格局变化尤为敏感。作为能源进口国,它需要更稳定的供应渠道;作为科技出口国,它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东方阵营在这两方面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以色列人看在眼里。就连智库报告都指出,若能与东方建立更紧密合作,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可能在五年内提升 30% 以上。 但转向不会一蹴而就。以色列与美西方的军事同盟关系仍根深蒂固,安全领域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变。这种矛盾让不少人纠结,既想抓住新发展机遇,又怕触怒传统盟友。 以色列国内的讨论已从是否转向,延伸到如何在转向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一些资深外交官提出 “梯度接近” 策略,即在非敏感领域先行扩大与东方阵营的合作,逐步积累互信。这种思路正在影响政策制定,比如新能源合作项目上,以色列企业近期与东方国家签署的技术共享协议,就避开了传统盟友的敏感神经。 以色列商会代表团今年的亚洲行程里,对东方国家的访问时长比往年增加 40%,签下的合作备忘录涵盖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这种务实举动,或许正是某种趋势的开始。 能源领域的布局更具深意。以色列虽非石油出口国,但在地中海发现的大型天然气田正寻求长期买家。东方市场的巨大需求让以色列看到机会,去年底签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备忘录,打破过去仅依赖欧洲市场的格局。这种多元化尝试,被解读为减少对美西方经济体系依赖的实际动作。 科技合作的转向更显微妙。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受阻于美国后,以色列企业开始将研发重心转向东方国家的应用市场。一家顶尖无人机公司负责人公开表示,与东方伙伴的合作更注重技术落地而非限制,这种差异让他们重新评估全球布局。目前,以色列在农业科技、医疗设备等领域与东方国家的联合研发项目已增至 23 个,较三年前翻了一番。 军事合作的调整则更为谨慎。尽管仍与美国保持传统军售关系,但以色列近年向东方国家出口的防御性装备占比已从 5% 提升至 12%。分析认为,这种渐进式调整既避免与美西方直接冲突,又为未来战略转型预留空间。 国际舞台上的互动也在悄然改变。最近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以色列代表与多个东方国家达成环保技术合作共识,这种主动靠近与过去的观望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外交人士透露,以色列驻东方国家的使馆近期都接到扩大合作的内部指令,重点领域从经贸扩展到教育、旅游等民间层面。 这些变化背后,是以色列对全球权力格局重塑的现实回应。当单一中心的世界秩序逐渐被多元力量平衡取代,如何在变化中守住自身利益,成为这个中东国家必须面对的课题。每一步调整都看似微小,却在累积中指向更清晰的方向。 说到底,国家间的关系终究以利益为纽带。当美西方的光环逐渐褪去,以色列的选择可能比外界预想的更灵活。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信息源:2022 年美国以 “安全风险” 为由阻止以色列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深化合作的禁令,信息来源于美国官方的政策举措。 以色列从美国进口石油相关数据,美媒在本月 3 日公布,数据来源于美国官方。 根据新华社耶路撒冷 1 月 15 日电,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 15 日在总统府接受中国驻以色列新任大使肖军正递交国书时表示,中国是以色列重要的合作伙伴,以方愿进一步深化同中方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

0 阅读:0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