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方导弹进驻伊朗?以色列F35不敢靠近,英媒称多国已向白宫汇报。 英国媒

古今知夏 2025-07-10 14:05:07

大批中方导弹进驻伊朗?以色列F35不敢靠近,英媒称多国已向白宫汇报。 英国媒体《中东之眼》的一则报道称,在以色列 6 月 13 日空袭伊朗结束不到两周,多个阿拉伯国家情报机构证实,一批由中方制造的新型导弹系统已通过隐蔽渠道运抵伊朗。 这一连串动作,直接把中东原来的军事力量平衡给打乱了。 以色列军方之前靠着 F-35 隐身战机的技术优势,在这一带多次搞跨境空袭。可中方导弹系统一部署到伊朗,这种空中优势就慢慢不管用了。 公开信息能看到,中方出口的这套导弹系统,雷达探测和快速反应都很厉害。它一到位,伊朗防空网的覆盖范围和拦截效率都明显提升。英媒引用匿名情报官员的话说,以色列空军最近改了办法,F-35 机群的活动范围缩小了,不再随便靠近伊朗领空。 这一调整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以色列原来靠 F-35 搞的 “定点清除” 行动少了,改成更多用无人侦察机。但伊朗很快部署了新型电子战设备,导致以军无人机失联率比之前高了 37%,这种攻防升级让双方都遇上了新难题。 中方导弹系统到伊朗的事儿,还牵扯出更复杂的运输和技术较量。这批装备没走传统海运,有情报说部分组件经中亚国家陆运过来,全程没用水 GPS 导航。这种不寻常的运输方式,本身就藏着技术较劲的意思。 以色列情报部门最近老找高加索国家打听,想弄清楚导弹系统的具体型号和技术参数。但俄罗斯在里海沿岸的雷达监测站同时提高了戒备等级,让这些侦察行动好几次都没成。大国之间这种技术情报上的暗斗,让这一地区的局势更复杂了。 伊朗国内的军工企业最近动作不少。卫星图像显示,德黑兰郊区有个武器研发基地,夜里总亮着灯,看样子是在给新型导弹系统做本土化改造。这事儿让外界明白,伊朗不只是简单接收装备,还想借着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国防工业水平。 更值得说的是,伊朗议会最近通过了一项新法案,要求政府买外国武器时,必须附带技术转让条款。这意味着伊朗以后买武器,会更看重长期的自主能力建设,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东的军备竞争模式。 美国国务院内部对此意见不一。负责军控的官员想通过安理会决议限制相关武器贸易,可能源部门担心,这么做会让伊朗更多从俄中买能源设备,进一步压缩美国企业的市场空间。这种分歧让美方迟迟拿不出统一的应对办法。 海湾国家的反应也挺有意思。沙特军方最近少见地公开了本国装备的中方防空系统实弹演练画面,阿联酋则宣布要和中国一起研发无人机防御系统。这些举动表面上和伊朗局势没关系,实际上暴露了海湾国家在安全问题上想多些选择的想法。 欧洲国家的态度更复杂。法国外交部说 “反对任何加剧地区紧张的军备部署”,可没过多久,法国道达尔公司就宣布要加大对伊朗油气田的投资。这种政治表态和商业行为的不一致,反映出欧洲在中东利益上的矛盾心思。 现在各方的较量已经超出了传统军事范围,涉及到技术标准、供应链安全、能源合作等好多领域。中方导弹系统的出现,就像一块石头扔进湖面,激起的波纹不断扩散,正在改变中东地缘博弈的基本逻辑。 伊朗有了新型防空装备,防御能力大幅提升,对可能的空中威胁形成了有效威慑。这一地区力量对比的悄悄变化,已经让各方开始调整战略,中东安全格局的微妙变化还在继续。 信息源:英国媒体《中东之眼》该媒体报道了在以色列 6 月 13 日空袭伊朗后不到两周,多个阿拉伯国家情报机构证实一批中国造新型导弹系统通过隐蔽渠道运抵伊朗的相关情况。

0 阅读:0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