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在里约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讲话:我们还没有谈论完全去美元化,这还有很长的

古今知夏 2025-07-10 14:05:07

马来西亚总理在里约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讲话:我们还没有谈论完全去美元化,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开始了,即使一开始只去美元化10%或20%,也会有所不同。 没人想到,第一个喊出具体路径的会是马来西亚。这个东南亚国家最近几年在金融圈的动作,早就透着不寻常。他们先是和印度尼西亚悄悄搞起了货币互换试点,把双边贸易里美元结算的比例从 85% 压到了 60%。紧接着又拉上泰国,在湄公河流域的边境贸易中推行本地货币结算,榴莲、橡胶这些拳头产品的交易,开始出现马币与泰铢直接兑换的清单。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和中国的那波操作。去年年中,中马突然宣布打通跨境支付通道时,不少外媒还在嘲讽 “小打小闹”。但现在看,这步棋藏着大智慧。马来西亚 13 家银行的手机 APP 里,悄悄多了个 “人民币钱包” 功能,吉隆坡的市民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用马币兑换的人民币在北京买故宫门票,在广州订早茶位。 这种便利带来的化学反应超出所有人预料。数据显示,这个支付通道开通才 14 个月,交易额就从每月不足 3 亿人民币飙升到 18 亿,足足翻了 6 倍。更有意思的是交易场景,刚开始大多是留学生交学费、游客订酒店,现在连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企业都开始用这个系统给中国供应商付款,理由是 “比通过美元账户省了两天时间和 0.8% 的手续费”。 贸易结算领域的变化更具颠覆性。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中马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冲到 24%,而三年前这个数字才 1.2%。这意味着每 100 块钱的生意里,有 24 块直接跳过了美元这道坎。在槟城的电子产业园里,当地厂商给华为供应的芯片组件,现在一半用人民币结账,另一半用马币,美元反而成了备用选项。 这些变化背后,是一套新的游戏规则在成型。马来西亚央行行长最近在采访中透露,他们正和中国银联合作开发 “货币桥” 系统,目标是让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能直接挂钩人民币汇率,不用再通过美元中间价换算。这个系统一旦上线,越南的咖啡商卖给马来西亚,用越南盾直接换马币就行,整个过程看不到美元的影子。 市场对这种变化的反应很真实。吉隆坡股市里,那些接入人民币结算系统的银行股今年平均涨了 23%,远超大盘涨幅。街头换汇点的电子屏上,人民币对马币的汇率牌价从以前的角落位置挪到了显眼处,和美元、欧元并排摆放。有换汇店老板说,现在每天来换人民币的本地人比换美元的还多,大多是要给在中国上学的孩子转生活费。 当然,这条路并不好走。美国财政部最近就放话,要 “密切关注区域货币合作对美元主导地位的影响”。但马来西亚似乎铁了心要走下去,他们刚和新加坡达成协议,把两国之间的原油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到液化天然气领域。要知道,能源贸易一直是美元的 “后花园”,这步棋的分量可想而知。 现在再回头看总理在里约的那句话,就懂了其中的深意。去美元化从来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场静悄悄的演化。当马来西亚的农民能用马币直接买中国的农机,当泰国的旅行社能用泰铢收中国游客的团费,当这些细碎的交易一点点聚沙成塔,曾经坚不可摧的美元霸权,或许真的会在不知不觉中松动。 这场由东南亚国家掀起的金融实验,正在改写全球贸易的货币逻辑。它告诉世界,改变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从 10% 到 20%,从一个支付 APP 到一笔跨境订单,每一步微小的突破,都在为更公平的国际金融秩序铺路。而马来西亚,正站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 信息源:据搜狐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在 2025 年 7 月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外长会现场,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发表了一番引人瞩目的讲话 。

0 阅读:0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