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中国的选择是最为明智的,在西方国家一边倒站队乌克兰的时候,中国选择了中立。三年过去了。乌克兰变成了“资金黑洞”,欧洲变成了“能源弃婴”,美国变成了“拖累大股东”。再看中国,因为我们的中立原则,因为我们选择的是和平,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的拖累,相反还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此外,过去三年,我们跟俄罗斯的合作也走上了“快速车道”。过去很难跟俄罗斯谈成的合作,现在轻而易举就成了!现在回头再看,我们三年前的选择,真的是充满了睿智和大局观。个人认为,俄乌冲突持续下去的话,最终会成为欧美的负担和拖累。美国我不知道,但是欧洲这边的经济必然会被拖累。我甚至怀疑,随着欧洲不断的军援,欧盟这个庞大的经济体都有可能解体。还是那句话,战争根本没赢家! 看看欧洲这三年的日子,简直是一步步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德国大众汽车的工厂,以前靠俄罗斯的天然气维持生产,现在不得不花三倍的价钱买美国LNG,光能源成本就吃掉了近三成利润,去年干脆把部分生产线搬到了中国。巴黎的面包店老板更发愁,面粉涨价是因为乌克兰的小麦运不出来,黄油贵了是因为欧洲奶农的饲料成本飙升,顾客嫌贵买得少,自己每天关门前都得扔掉一筐没卖完的面包。 美国倒是靠卖武器赚了笔快钱,可这笔钱来得有多烫手?五角大楼去年审计,发现给乌克兰的60亿军费里,有12亿不知去向,国会吵了三个月没结果。更糟的是,欧洲买美国能源花的钱,转头又被美国拿去填自家债务窟窿,欧元对美元汇率跌了15%,欧洲人手里的钱不知不觉就缩水了一大块。法国总统马克龙私下抱怨,说美国这是“趁火打劫”,可转头还得跟着美国给乌克兰送炮弹,这种憋屈劲儿,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懂。 中国的中立,可不是谁都学得来的智慧。就说中俄贸易吧,三年前俄罗斯的北极LNG项目,谈判时卡在技术合作条款上,来回拉锯了五年。冲突爆发后,俄方主动松口,不仅让中国企业参与建设,还同意用人民币结算,去年项目投产,中国一下子多了条稳定的能源通道。还有中欧班列,欧洲那边缺零件、缺物资,咱们的列车照开不误,三年跑了快5万列,比冲突前翻了一倍,既赚了口碑又赚了实在利益。 那些说中国中立是“两头不得罪”的人,根本没看懂这背后的格局。非洲有54个国家支持中国的和平方案,中东的油老板们主动跑来谈人民币结算,连欧洲的企业家都偷偷绕过制裁,找中国企业做转口贸易。这不是没立场,而是把立场站在了大多数国家这边——毕竟,全世界想好好过日子的人,远比想打仗的人多。 欧盟的麻烦还在后头。匈牙利已经明确说不参与对乌新的军援,波兰因为粮食禁令跟乌克兰闹得不可开交,德国民众上街抗议能源涨价,要求政府停止军援。这些裂缝要是越撕越大,别说经济体解体,恐怕连申根区的边境都得重新设起来。想想看,以前从巴黎坐火车去柏林,一路畅通无阻,真到了那一步,过个境可能比去中国还麻烦。 战争这东西,就像掉进鞋里的沙子,刚开始觉得忍忍就行,越往前走硌得越疼。中国三年前选了条绕开沙子的路,现在回头看,不仅脚没受伤,还顺便捡了些别人掉的果子。那些非要光着脚硬闯的,疼到受不了的时候,大概才会明白,和平从来不是软弱,而是最精明的选择。
俄乌冲突中,中国的选择是最为明智的,在西方国家一边倒站队乌克兰的时候,中国选择了
赵财苗
2025-07-10 12:26: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