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不代表爱国,只是把它当成一件军事设备来看。”山东舰航母编队到达香港之后,大

优优谈过去 2025-07-10 11:38:22

“参观不代表爱国,只是把它当成一件军事设备来看。”山东舰航母编队到达香港之后,大多数香港市民都非常高兴,看到日益强大的祖国自豪感满满,但其中也出现了某些“港独”“老鼠屎”。[凝视] 从7月3日开始,山东舰航母编队开始了为期5天的香港之行。这是这艘国产航母首次到访香港,消息一出就引发了市民的极大热情。香港政府开放了超过1万张登舰参观票,结果在网上预约开放的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 排队参观的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刚刚会走路的小朋友。 一位70多岁的退休老师激动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在电视里看别国的航母,没想到有生之年能摸到咱们自己造的大船。”他伸出略显颤抖的手,轻抚着甲板上的防滑涂层,眼中满含泪水。 在这一片热烈氛围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位接受媒体采访的市民表示:“参观军舰就是参观军舰,不必上升到爱国层面,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件军事装备来看。”这番话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网友翻出了这位市民过往的社交媒体言论,发现他曾经对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大加赞赏,称其为“现代海军的典范”。讽刺的是,这艘被他推崇的英国航母在2022年因为推进系统故障,在海上趴窝了大半年,最终不得不拖回船厂大修。 山东舰的到访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2019年香港经历“修例风波”时,一些极端分子曾在维港附近进行破坏活动。如今,代表国家实力的航母停靠在同一片水域,这种对比让许多香港市民感慨万千。 宽阔的飞行甲板上,歼—15战斗机整齐排列,每一架都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舰岛上的五星红旗在海风中飘扬,舰体侧面“国安家好”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些细节让参观者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国之重器”。 一位香港的中学物理老师带着学生参观时,指着航母的阻拦索说:“你们看,这根钢缆能承受几十吨战斗机的冲击,背后是多少技术突破啊。”学生们听得入神,有人当场表示要报考内地的航空航天专业。 山东舰作为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技术水平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与之前的辽宁舰相比,山东舰在舰载机调度效率、电子设备集成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中国海军装备制造体系的完全自主化。 美国的“福特号”航母虽然技术先进,但电磁弹射系统故障频发,服役多年仍在调试中。而山东舰自服役以来,已经完成了多次远海训练任务,展现出了良好的可靠性。 参观过程中,许多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一位年轻妈妈抱着3岁的女儿,小女孩好奇地摸着甲板,问:“妈妈,这个大船是我们的吗?”妈妈点点头说:“是的,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造的。”小女孩若有所思地点头,虽然还不完全理解,但那份自豪已经在心中萌芽。 一位在港生活了50多年的老人说:“1997年英军撤离时,什么都带走了,连个螺丝钉都不留。现在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军队,还把最好的装备拿出来给大家看,这种心胸和自信,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昂船洲军营的开放日活动中,参观者络绎不绝。 留言板上写满了各种感言,有人写“科技强国”,有人写“民族自豪”,还有一位90岁的老兵颤抖着写下“有生之年”四个字,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 山东舰的香港之行,让很多人重新思考了什么是爱国。 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到国家实力提升时内心涌起的那份自豪;不是盲目的情绪,而是对民族复兴历程的理性认知。当市民们触摸着航母钢板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冰冷的金属,更是背后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这种感受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消解的,试图将参观军舰与爱国情感割裂开来的观点,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任何国家的重大军事装备都承载着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 美国人参观“企业号”航母时会想到珍珠港,俄国人看到“库兹涅佐夫”号会想到卫国战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国之常理。 五天的开放时间很快结束,当航母编队缓缓驶离维港时,岸边又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挥手告别,有人喊着“欢迎再来”。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正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最好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山东舰的香港之行是一次成功的“现身说法”,它用事实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用细节展现了大国的自信,用开放诠释了包容的胸怀。 那些试图淡化这种意义的声音,最终只能成为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的杂音。 毕竟当一个国家的航母停靠在自己家门口时,任何有良知的国民都会感到骄傲,这种骄傲不需要掩饰,也不应该被质疑,因为它来自于对祖国实力的直观感受,来自于对民族复兴的深切期待。 你觉得参观国产航母这样的“大国重器”,真的只是单纯的技术欣赏吗?   信源: 航母访港激发港人空前爱国热情,移英乱港分子搬出老掉牙的“威尔士亲王号”叫嚣,网友:有些人膝盖生根了!——粤港澳观察

0 阅读:0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