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查玉升军长之子求用公车,被拒。 那是1962年,国家正经历着艰

明月照心台 2025-07-10 10:54:02

1962年,查玉升军长之子求用公车,被拒。

那是1962年,国家正经历着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百姓生活依然清苦。即使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军营,铁一般的纪律也时刻约束着每一个人。 这天,查玉升军长在书房阅览报纸,儿子突然闯入,语气急切地请求父亲安排车辆送他和妹妹去下关游玩。查玉升平静地回应了儿子的请求,允许他们前往,但却明确表示不能使用他的军车。

儿子对父亲的决定表示不解,并以其他同学随意使用家里的车辆作对比,认为自家规矩过于严格。查玉升放下报纸,语气坚定地向儿子解释,军车印有部队标识,是用于公务,而非用于个人享乐。他强调,作为一名军长,更应该以身作则,绝不能搞特殊化,否则将无法有效约束下属。

儿子还想争辩,但查玉升严厉的神情让他哑口无言。 父亲的严厉让儿子想起父亲年轻时投身革命的艰辛,以及多年征战沙场的经历。 查玉升语气缓和下来,以自身经历告诫儿子要脚踏实地,刻苦努力。

最终,儿子在妹妹的劝说下,选择步行前往下关。查玉升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但他深知,军人的原则不能轻易动摇。他写下一张条子,让警卫员转交给一位名叫老张的司机。老张认识查玉升的字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送孩子们前往下关。

孩子们虽然没能乘坐军长的专车,但心里却踏实了许多。他们明白,父亲的严厉是为了他们好,是为了培养他们从小树立遵规守纪的意识。查玉升在昆明军区的严格作风也广为人知,他甚至会在视察部队时检查团长是否佩枪,接待外宾时也只提供简单的折叠椅。

多年后,查玉升去世,家人从他的骨灰中捡出了十三枚弹片,其中一枚形状如同一个问号,仿佛在拷问着那些动摇原则的人。 查玉升的严格要求,以及他“公车不私用”的原则,早已融入到查家的血脉之中,成为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