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180师惨烈突围,危难之际,多亏一个优秀的军务科长站了出来,意外

提莫说热点 2025-07-10 10:20:40

1951年志愿军180师惨烈突围,危难之际,多亏一个优秀的军务科长站了出来,意外冒奇险完成壮举! 那年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180师的突围故事像一块烙铁,在历史里烫出深深的印记。 那会儿第五次战役打到一半,后勤跟不上,敌人反扑又凶,180师被五个美军师围得像铁桶。 子弹快打光了,粮食也断了,战士们饿着肚子扛枪,连野菜都挖来充饥,有人吃中毒了都没吭一声。 就在这节骨眼上,军务科长张杰干了一件谁都没想到的事,带着师部机关四百多号人,硬是从敌人眼皮底下撕开一条活路。 那天晚上雨大得睁不开眼,雾浓得三步外看不见人。张杰让大伙儿拿绳子拴在腰上,一个拽一个往前走。 有个小战士脚崴了掉进山沟,他二话不说滑下去把人背上来,胳膊肘蹭得血糊淋拉。 队伍摸黑走了四十里地,刚喘口气,侦察兵跑来报告敌人追上来了。张杰立马把队伍化整为零,自己带人引开火力。 照明弹把山头照得雪亮那会儿,炮弹追着脚后跟炸,谁成想远处突然响起志愿军的冲锋号,原来是179师的接应部队到了。 这一仗打完,师部的花名册保住了,可回头看看汉江边上,180师的弟兄们倒下了三千多,江面红了大半边。 要说180师为啥陷进绝境,得从第五次战役的部署说起。原本60军底下三个师互相照应,结果179师和181师临时被调去支援兄弟部队,就剩180师独守汉江南岸。 更糟的是右翼的63军悄悄撤走没打招呼,美军趁机插进来把退路截断了。 上头命令死守五天掩护伤员转移,可电台被炸坏了,兵团指挥部的命令三天没传过来。 师长郑其贵不是没想过撤,可身后躺着八千多伤员,他牙咬碎了也得顶住。 后来军长韦杰急得直跺脚,主席听说这事都说“责任在各级”,彭老总气得要把师长枪毙,可谁又知道当时江边铁丝上挂着的那些年轻身子,很多才刚补进部队的学生兵。 张杰带着人突围成功那天,180师的番号其实已经打残了。可谁都没想到,两年后的金城战役,这支部队像凤凰涅槃似的杀回来,一小时撕开韩军防线,歼敌七千多,把当年丢的尊严全挣回来了。 活下来的老兵说,要不是张杰保住师部那些作战参谋和地图,重建哪有那么快。 历史有时候就这么拧巴,当年被骂得最狠的180师,后来成了反击战里最锋利的刀。 现在想想,那场突围里藏着太多值得琢磨的东西。美军开着坦克追,咱们战士穿着胶鞋跑,张杰能带人冲出来,靠的不光是胆子大。 他挑下雨天走山路,专找侦察兵都懒得爬的陡坡,遇上小股敌人不躲反而迎上去拼刺刀,把美国兵唬得以为撞上主力了。 那些被俘的战士也硬气,有个叫吴成德的政委在战俘营组织地下党,回国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活着的、没活下来的,都在证明一件事,装备差能忍,骨气丢了不行。 站在今天看那段历史,180师的遭遇像一面镜子。当时咱们没飞机没电台,连伤员都得靠人背,可就是这样的条件,硬把世界第一强敌摁在三八线上。 张杰们冒的险,郑其贵们挨的骂,最后都化成了一堂课,打仗光靠不怕死不够,还得有脑子。 后来国防建设天天讲信息化、体系化,不就是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里悟出来的吗? 信息来源: 《180师征战录》 《铁血军魂:一八零师在朝鲜》

0 阅读:39

猜你喜欢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

提莫说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