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上海一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了农村妻子。分别时,妻子哀求地说:“带着我

桃花映面红 2025-07-10 09:34:49

1978年,上海一男知青为了回城,抛弃了农村妻子。分别时,妻子哀求地说:“带着我吧!”男知青却头也不回的走了。没想到,留给自己的却是终身悔恨…… 若干年后,退休在家,病重在床的白晓峰,看着桌子上散落的烟盒,里面还有零星几根烟,他费力地拿出一根,打火机火苗四射,夜里冷风习习,一根烟,风抽一半,他抽一半。 白晓峰心里装着一堆事儿,比如他下乡时,曾在村里娶了个媳妇儿,后来收到通知返城的时候,白晓峰面对农村妻子的哀求,头也不回的走了,走的干脆利落。 又或者,农村妻子写信告知他,他离开的时候,其实她已经怀有身孕,后来生下了孩子,给白晓峰写信,白晓峰得知后,心一横,把信揉吧揉吧丢进了垃圾桶,装作没事儿人一样。 可谁也想不到,白晓峰到老到老,却后悔的一塌糊涂,后来,看到谁,白晓峰都忍不住对着人家泪流满面:“我后悔了,当初我不该那么狠心的,我应该带着她一起回来。” 每每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农村妻子的身影总会浮现在白晓峰的脑海里,时光似乎一下子就倒转他前往乡下插队当知青的时候…… 20世纪60年代后,知青下乡成为了一种“潮流”,很多刚初中毕业的年轻男女穿着一身军绿色的衣服,朝气蓬勃,前往各个偏僻、遥远的小乡村插队,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村焕然一新。 白晓峰决定下乡当知青的时候,刚刚初中毕业,有些学问,也长得眉清目秀,他被分配到皖北一个小乡村,每天都十分忙碌,插秧、挖水沟、种地、除草。 小乡村有一姑娘名叫李云,性格怯懦胆小,因为家里穷,大字不识几个,给人说话的时候,脸颊就会羞红,好像熟透了的苹果。 白晓峰性格大大咧咧,开朗乐观,乡下的农村生活没有让他愁眉苦脸,反而干劲儿十足,看到李云,白晓峰总会不自觉靠近,帮助李云一同干活,久而久之,二人便熟悉了。 李云觉得白晓峰很厉害,识文断字,出口成章,白晓峰便主动教李云写字、念书,二人的关系一天比一天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二人有感情,索性做主让二人喜结连理。 一个简单的婚礼仪式,二人便成了两口子,没有结婚证,算不得正式夫妻,可在李云心中,白晓峰是自己唯一的男人。 日子清贫,却也温馨,然而,好景不长,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78年,当时,白晓峰突然收到了上海寄来的返城通知,和他一同下乡插队的知青们都可以返城了。 收到通知后,白晓峰整个人都变得不对劲儿了,他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最终还是做了一个无情的决定,在李云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收拾自己的行囊,虽然只有几身衣服。 细心的李云还是发现了不对劲儿,她心里害怕极了,想要阻止,却又觉得自己太过自私,可眼睁睁看着白晓峰离开,李云又做不到。 白晓峰离开时,天空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白晓峰背着行囊,等待前来的列车,李云就在他身后,白晓峰准备起身离开的那一刻,李云终于忍不住,哀求道:“带着我吧!” 听到李云的哀求,白晓峰动容了一瞬,可还是没同意,他知道一旦回城,面临的将是生活的压力,和赤裸裸的现实。 妻子李云没有城里户口,如何在上海立足?即便是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李云都找不到,二人也没有办理结婚证,若是带着李云,一个人微薄的工资,如何养活两个人? 白晓峰走了,听着李云的哀求,头也不回的走了,坐上列车的那一刻,轰鸣声很大,可他隔着老远,却似乎听到了李云的啜泣。 回城后,白晓峰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时间的积累下,他的薪资上调,也重新娶了妻子,有了孩子,组建了新的温馨的小家,至于乡下的李云,似乎早就随着那天的风,被吹散了。 白晓峰回城后,李云一共写了两封信,寄到了上海。 一封信是自己被检查出怀孕,孩子是白晓峰的,不久就要出生了;一封信则写着孩子生病了,张口要爸爸,还有后续孩子上学的费用,希望白晓峰能资助一些。 看着信,白晓峰心中起了波澜,可他还是狠了狠心,没有回去看看儿子、也没有为李云母子寄去一些生活费,仿佛那两封信从来都不存在一样。 多年后,白晓峰退休了,躺在病床上,听着老伙计们提起知青往事,心中思绪万千,终于忍不住流下了泪水,是对李云母子的亏欠、愧疚、以及当初做出决定的后悔。 白晓峰出现在了李云生命中,却又走的悄无声息,只是让李云的心碎了一地又一地…… 信息来源:《中国知青史》《上海知青档案》等史料整理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