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找理由杀了首富沈万三,指着猪蹄子问:“万三,这是什么菜?”沈万三当然知道他的用意,“猪”跟“朱”同音,真说出来岂不是找死?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绝妙回答,让自己逃过一劫! 盛夏夜晚,朱元璋莅临首富沈万三府邸,宾客满堂。满桌菜肴鲜艳,红烧猪蹄膀格外引人注目。朱元璋面露微笑,目光暗藏锋芒。他轻声问沈万三:“这是什么菜?”话语平和,却意味深长。 猪蹄——“猪”和“朱”谐音,是对皇帝的不敬。沈万三顿觉血液僵住,冷汗攀额,若脱口应声“猪蹄”,即等于自取灭亡。 家中上下屏息,沈万三心头急转。他明白,这是皇帝刻意设下的陷阱:先用刀吃蹄,再借名称套话——两个关键步,每步都可能引致皇怒。沈万三成败就在这一刻。 沈万三胸中苦思,突生一计。他恭敬起身,双膝微屈,拍掌自赞:“万三蹄!”三字一出,巧妙避开“猪”字禁忌,又借自名正名,“万三蹄”即是“万三肘子”,无违礼法,更显恭敬。 场中一静,全席凝神。朱元璋微微点头,不再追问,沉思间的威胁被智言化解。沈万三这机敏回答,不仅救了性命,也暗示出身份与地位,使朱有意无意间得个面子。 此事绝非简单宴席趣闻。朱元璋自立为帝后,对“朱”字忌讳至极,凡涉及“猪”皆视为冒犯;有传闻说,那道“万三蹄”菜,自此成江苏一绝,流传至周庄仍作为迎宾名菜。 而沈万三并非平民,他是资金雄厚的商界巨子,曾助修南京城墙,甚至欲赏银犒军,因才富与朱元璋矛盾重重,甚至险被治罪。这次巧妙回答,不仅救命,更为商人地位争得一线余地。 “万三蹄”典故让我们看到:聪明不是光有钱就能获得,而是要在危机来临时,迅速反应,机缘巧合中保身。沈万三虽然身富,但在皇权面前依旧如履薄冰。 他的机智,恰恰体现出商人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敬畏、投名、又不失身价。 南宋以来,许多商人富可敌国,却常因权力忌讳或政治波动陨落。沈万三这次逃过杀身之祸,靠的是“三字”应对。可惜,他最终仍因更大政治风暴被牵连流放、财富没收、家破人亡。 但“万三蹄”这一典故,始终提醒后人:剑在手里未必即是利器,舌在口中若不是智慧,也可能成随身的利刃。历史的裂缝里,智者往往赢得瞬间,却未必能逃脱漫漫宫墙的结局。
朱元璋那么怕马皇后,为何不找个机会废后?朱元璋盯着奏折,突然压低声音对刘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