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权臣高澄郊游,遇到了一个漂亮尼姑,就强行连夜逼她一起谈佛法,然后带回宫中,生

聆听花开 2025-07-09 23:00:35

北魏权臣高澄郊游,遇到了一个漂亮尼姑,就强行连夜逼她一起谈佛法,然后带回宫中,生了个孩子,就是世间第一美男子高长恭。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高澄,这个人生来就是个不服输的主。父亲高欢在北方割据多年,打下东魏半壁江山。高澄是长子,少年时就看惯了生死,胆子极大,遇事喜欢亲自拿主意。老高家打天下讲究用人敢冲,到了高澄手里,权势几乎到了“皇帝之上”的地步。东魏皇帝元善见当傀儡,高澄才是真正坐镇中枢的人。 高澄少年起兵,跟着父亲在晋阳、邺城两地转战,眼界早被权力和豪强撑大了。他身边最信任的人不是文人,而是会替他张罗好处的崔季舒。朝堂上斗得热闹,私底下却更放纵。高澄喜欢享乐,名声在外,崔季舒甚至专门帮他四处寻访歌伎美女。 有一年春天,高澄在邺城外郊游,天气刚暖,百花初放,他带着几个心腹绕到郊外的寺庙散心。那寺庙里有个尼姑,年纪不大,生得一张极漂亮的脸。高澄见了,盯得移不开眼,问清来历,心头起了歪念。传说里那天夜里,高澄就命人将这尼姑带进府邸,说要谈佛法。其实哪里是谈经讲道,摆明了是强行留宿。 对于当时的权贵来说,纳个尼姑或歌妓没什么大不了,但高澄不只图新鲜。他和这尼姑待了一夜,之后便没让她回寺。很快,尼姑就在府里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是日后北齐最有名气的“兰陵王”高长恭。那时谁都想不到,这孩子以后不仅会美名远扬,更会在乱世之中闯出自己的血路。 高澄对私生活一向不避讳,身边的女人来来往往,但唯独这个尼姑,后宫里流言最多。孩子出生后,高澄对外没有公开母亲身份,只字不提来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对高长恭来说不是好事。宫里讲门第讲出身,这样的身世容易被人背后议论,甚至成为将来争权的把柄。 高澄忙着巩固地位,对孩子倒还疼爱。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权力顶峰时,高澄却栽在了个小人物手里。那年夏天,他正在邺城东柏堂和心腹密谋如何逼东魏皇帝禅位。正说着机密,厨子兰京突然冲进来,借着送饭的由头,一刀扎进了高澄的要害。谁都没料到这权臣会死得这么窝囊。兰京本是南朝降将之子,因求赎不得,积怨已久,终于下了狠手。 高澄一死,邺城震动。他的弟弟高洋赶来,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朝中本已风声鹤唳,轮到高长恭,年幼失父,母亲还是个无名尼姑,地位可想而知。史书记载,这孩子很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气质:皮肤细白,眉目清秀,说话温柔,不像其他高家男子那样暴烈。高洋对这个侄子并没有敌意,反倒见他乖巧可亲,愿意留下照看。只不过高长恭的生母,始终没能堂堂正正地进过皇族族谱。 这孩子在宫里成长,始终低调,不多言语。别人传他母亲身份如何卑微,他都不作声,只是埋头练武,少有笑颜。朝堂上下流言蜚语,谁都想试探他底线,久而久之,反倒让他养成了处事谨慎、敢作敢当的性格。 高长恭少年起家,文静秀气却有一副将门骨气。乱世里只有打仗能立足,他很快凭借本事崭露头角。高洋见他有能耐,亲自提拔他做将军。年纪轻轻,第一次随军出征,就表现得又勇敢又稳重,深得士兵信服。部下都知道,兰陵王带兵从不高高在上,吃喝都和大家一样,没人觉得他是个靠家族混出来的纨绔。 让高长恭名声大噪的,是一场邙山大捷。那年北齐和北周决战,洛阳被围,高长恭自告奋勇率五百精骑突围。他戴着面具冲进敌阵,连斩数人,救下了被困的齐军。洛阳城上将士起初不敢开门,怕是敌人诈降,直到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那张俊美的脸,大家才欢呼雀跃,扔下吊桥接应。他的勇敢和仁心,不只赢得战友的敬重,连敌军都佩服。 可树大招风,英名背后往往隐藏杀机。北齐后主高纬登基后,对高长恭的猜忌一天比一天深。皇族内部本就复杂,高长恭既有战功、又有人望,还时常被宫里议论“出身卑微”,成了高纬心头的隐患。有一次,朝中有人故意挑拨,说兰陵王不是贵妇出身,只是个尼姑之子,不该在宗室里享有这么高的地位。高长恭心里明白,宫廷争斗,哪怕半点小辫子都能致命。 为自保,他多次主动请辞,甚至故意装病,减少露脸机会。可朝中局势早已不可逆转。高纬终究没能容下这个侄子,借口“功高震主”,赐他毒酒。高长恭临终前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道尽了自己一生的无奈。壮年陨落,年仅三十出头。 兰陵王一生,母亲身份始终是宫廷里的禁忌,可他靠自己的勇气和仁德,为北齐留下了一段传奇。后人讲起这个故事,总觉得里头既有权势翻云覆雨的腥风血雨,也有母子之间最本真的温情。那些被历史忽略的边角人物,往往才是时代风暴里最耐人寻味的线索。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聆听花开

聆听花开

聆听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