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羡慕是假的,同样都是养娃,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看到一个小男孩放暑假主动帮父母打理餐厅的视频,瞬间刷爆了朋友圈。这孩子不仅炒菜颠锅像模像样,洗碗收拾也是一把好手,甚至能熟练地给客人点菜记账。当问他为什么这么懂事时,他说“就是心疼妈妈太累了”,这句话直接戳中了无数家长的心。 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同样是养娃,为什么差距都这么大?自己家的孩子一到假期就成了“手机控”,除了刷视频玩游戏,就是各种指挥大人。 他的父母显然没有把孩子当成需要被伺候的“小皇帝”,而是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为家庭贡献力量。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让孩子干活就是在“剥削”他们,觉得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家务活完全不用沾手。这种想法看似是在保护孩子,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孩子在参与家务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责任感和家庭归属感。 再看看现在很多孩子的暑假生活,基本就是在家里躺平,要么抱着手机不撒手,要么就是各种“妈,我渴了”“妈,饭好了没”。这种现象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当我们习惯性地包办一切时,孩子自然就失去了主动参与的动力。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家长需要从观念上先转变。不要害怕让孩子吃苦,适当的劳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成长体验。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比如让孩子帮忙摆放碗筷、收拾玩具、整理书桌等。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加任务难度,让他们参与到更多的家庭事务中来。 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示弱”,让孩子感受到家庭需要他们的帮助。视频中那个小男孩说“心疼妈妈太累了”,这句话说明他真正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当孩子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他们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懂事和体贴。 网友热评:“我的天!这孩子是吃啥长大的?我家那个放假就是摊在沙发上喊:“妈,水果切好了吗”?,真是一个天使一个神兽啊! 你家孩子平时会主动帮你做家务吗?你觉得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有哪些好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育儿经验和心得。
那些小时候家长忽悠你的话
【1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