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始“撒网式征税”,结果14国集体冷脸。话音未落,他就赶紧对中国“示好”。 这几年大家都看明白了:特朗普打的不是经济战,是赌气战。 这不,7月8日刚签完对14国征收最高40%关税的总统令,转头他就开始对中国“释放善意”,用他自己的话说,中美贸易现在“非常公平”,还补了一句“我本人跟中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 前几个月他还在媒体上说“和中国打交道最难”,现在突然变脸,连演技都懒得装。熟悉的特朗普回来了,一开口就是:“我急了,快救我。” 先来看看他这波“群殴”式征税到底踢到了哪块铁板。 这次中招的14个国家,一眼望去,基本都是亚洲国家——日韩、东盟,甚至包括老挝、柬埔寨、缅甸这些体量不大但和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 日韩被征25%,泰国等东盟国家最高被砍40%。特朗普可能以为这种“区域打击”能引发连锁反应,让这些国家吓得纷纷排队求饶。可结果显然不如他预想。 日韩当天就开了紧急会议,直接表态:跟美国继续掰腕子。泰国副总理披猜更是罕见地放狠话:“我们会战斗到底。” 就连一向不善表态的小国,也都统一口径——不服软,不让步。 14个国家,零一个服输。特朗普这才意识到:这回真不是谁动谁倒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等着中国出招。 他的算盘其实不难拆:这14国大多数是中国的贸易伙伴,而不是美国的盟友。 他想打击外围,逼中国妥协;也想靠施压中小国,激活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但尴尬的是,现在这些国家不仅没站队美国,反而转身更紧地靠向中国。 所以,特朗普急了。 他嘴上嚷着要“强硬”,但手上却偷偷签了个小动作——将关税生效期延到8月1日。 这一延,等于给了所有国家一个“窗口期”,希望他们在这之前“投诚”。这哪是施压?分明是等人回头的姿态。 可问题是,没人回头。 更让他焦头烂额的是,国内已经有火点起来了。 稀土——那个美国一直不愿承认的软肋,现在终于让他自己坐不住了。福特汽车已经传出部分产线停摆的预案,军工企业也在敲财政部的门,稀土一断,飞机大炮都得趴窝。过去他还嘴硬说“能自己搞”,现在也只能乖乖坐下来研究怎么和中国谈。 这时候他突然“感谢中国”、突然“赞美中美贸易非常公平”,根本不是情绪转变,是因为现实打脸。 而他急着找中国对话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的焦虑。 他这轮对14国的关税,表面上是全球打击,实则目的是逼迫中国松口。一旦中国让步,其它国家自然不敢再硬顶。但他现在最怕的,是中国根本不接招。 更狠的是,他自己人也开始泄气了。 财政部长耶伦已经提前放风,希望“几周内再次与中国同行对话”;美商界也不断放话,抱怨关税政策让供应链不稳定、成本飙升。这些声音虽然还压在舆论水面下,但特朗普当然听得见。他知道,再这么玩下去,不只是选票掉,企业主都要给他上眼药了。 更现实的是,美国根本没有替代中国的产能支撑。稀土、半导体原材料、电动车电池、锂矿、精密制造……你一刀砍向中国,转头发现自己裤子都掉了一半。 现在的问题不是关税战该不该打,而是特朗普还有没有资本继续拖。 这场戏拖得太久,盟友不再跟随,企业开始抱怨,国内产业链在吃紧,而被他最想敲打的中国,反而比谁都稳。 这也是为什么,他嘴上骂人、手上签字,但回过头还是要跟中国谈判。不是他想谈,而是他只能谈。 真正有趣的是,中方压根没什么急迫感。过去几轮中美会谈,进展缓慢但稳定。中方态度从头到尾就没变:该谈就谈,不妨合作,但别想讹诈。中美降了几轮关税,但远没触及核心议题,中方一直在按自己的节奏走。对特朗普那一套“先打再谈”的老把戏,不再吃这一套。 而现在,他急着推进第三轮谈判,说白了是怕时间不够用了。大选在即,他需要拿出成果,需要把“中美谈判”这张牌重新炒热。但很遗憾,这牌不是他说打就能打的。 更讽刺的是,在他一边对中国放话“合作”,一边对中方伙伴征税的时候,这局面就已经输了。 14国没有服软,中国没被激怒,欧美商界开始犹疑,特朗普一个人,在演独角戏。 最后能不能谈成、谈到什么程度,当然要继续观察。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他这次真的是摁着急表在博时间。 问题是,别人都在看他怎么收场。
没有商量余地,特朗普访华之行要凉?中方7字坚决,12国等收信函。原来收到特朗普信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