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民调查显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愿与俄开战的却只有5%。有一个问题摆在美国人眼前,如果非要选择跟一个国家开战的话,那应该选择中国还是俄罗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更多人选择了前者,而且比例特别悬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由来已久,2025年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后,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中方随即反制,双方关税税率一度分别升至145%和125%,波及电动车、芯片、农产品等关键领域。 美国国内不少人将制造业岗位流失、贸易逆差等问题归咎于中国,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占了便宜”。比如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超过6800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3600亿美元,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让部分美国人觉得中国是威胁。 科技领域的竞争同样激烈,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就是典型例子,以“信息安全”为由限制华为参与全球5G建设,背后其实是担心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动摇美国的科技霸权。 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战略领域,美国不断将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试图遏制中国技术进步,这种长期的打压让不少美国人觉得中国在科技上是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 军事力量对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中国近年来军事现代化进展迅速,但美国民众对中美核力量的认知存在偏差。 根据美俄官方数据,俄罗斯拥有约2500枚可随时投入战斗的核弹头,美国约2400枚,双方处于战略核僵持状态。 而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一直较为神秘,且多次表明只保持最低战略威慑能力。 美国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强调中国核力量不如美国,导致民众误以为与中国开战的风险更低。 此外,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中频繁使用核威慑言论,让美国人对与俄开战的后果更加忌惮,而中国在军事上的“低调”反而让部分人觉得可以试探。 地缘政治因素也不可忽视,台海局势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敏感点。 2024年的一项民调显示,59%的美国民众支持鼓励“台湾独立”,但只有30%愿意美国出兵保卫台湾,这种矛盾心理反映出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投机心态:既想利用台湾遏制中国,又不愿直接卷入冲突。 南海争议同样如此,美国频繁派军舰进入南海,声称维护“航行自由”,但国内有学者批评这种行为是“炮舰政策”,只会加剧紧张局势。 长期的地缘博弈让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敌意逐渐累积,而俄罗斯因深陷乌克兰战争,对美国的直接威胁感反而降低。 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也是一个深层次原因,中美两国政治体制和价值观不同,美国长期将自己的价值观视为普世标准,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存在偏见。 近年来,美国政府更是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力量”,通过政策文件、政治领袖言论等方式塑造中国为“敌人”的形象,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宣传让部分美国人觉得与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 而俄罗斯虽然也是威权体制,但历史上与西方有更多互动,民众对其相对熟悉,敌意也就没那么强烈。 总的来看,美国民众更愿意与中国开战的背后,是经济竞争、科技遏制、军事误判、地缘博弈和意识形态对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使得部分美国人在选择开战时更倾向于中国。 不过,这种选择背后也隐藏着对现实情况的误判和对战争后果的低估,毕竟现代战争的代价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
美民调查显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愿与俄开战的却只有5%。有一个问题摆在
漫聊小知识
2025-07-09 16:26: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