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总理在里约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讲话:我们还没有谈论完全去美元化,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开始了,即使一开始只去美元化10%或20%,也会有所不同。 美元是国际贸易的大门票,想做生意、想买原材料,最终都得绕进美元的圈子里,美国对谁不满意美元结算这道门一关,不少国家确实会很被动。 马来西亚的政府和企业其实很明白,只要一切都靠美元不管多努力,风险的天平还是掌控在别人手里。 这几年马来西亚开始逐步推进本币结算,还和中国、印尼、泰国等邻居一起想办法打通本国货币的支付体系,一上来就脱钩是不现实的,搞多元化能慢慢降低风险,让贸易变得更安全可靠。 马来西亚最先在和中国的贸易上发力,现在有十几家马来西亚的银行,手机App就能直接用人民币消费和结算,平时旅游、留学、企业缴款都方便极了。 2025年头三个月,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交易量破了千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四分之一,最明显的变化还体现在半导体出口这一块,原来这类高附加值的产业对外出口几乎都要转成美元。 马来西亚规定对中国大客户,优先甚至强制用人民币结算,这不仅节省了汇兑成本,还能更灵活地规避汇率波动,企业的议价能力也强了不少,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半导体的订单有接近四成都开始用人民币,换在从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这种趋势不只是马来西亚一个国家在做放眼整个东南亚,抱团去美元化已经成了共识,马来西亚和印尼、泰国签了本币互换协议,东盟里十个国家还搞了个本币交易框架,鼓励大家做生意别老惦记着美元,用自家钱最方便。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会不会很麻烦,本币影响力、流动性没美元大,这两年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东盟区域内用本币结算的比例节节攀升,到2026年东盟内部贸易本币结算占比目标已经定到六成,东南亚成了全球去美元化进展最快的区域之一。 这一切美国不是没看在眼里,美国对亚洲这些国家推动货币多元化的方法很直接,一是外交施压,二是制裁和关税,不少涉及半导体等敏感领域的企业感受很明显。 但马来西亚方面态度也很明确,表示只遵守联合国的规定,不愿意再被别人随意一扣银行账户、冻结资金,为了更好应对风险,马来西亚还开始把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例逐步向下调整,分批换成人民币和黄金。 能源类贸易上直接用卢布和俄罗斯做交易,用事实打破对单一货币体系的依赖,现在马来西亚面对施压越来越有底气,手中可选的牌比以前多多了。 马来西亚带头做去美元化尝试,是亚洲国家共同寻找经济安全新保障的一个缩影,东盟抱团、与中国深化货币合作,再加上不断优化储备和支付基础设施,这些都让“主动出击”成为现实,即使挑战不断,市场的方向已经显现。 信息来源:三沙卫视
马来西亚总理在里约发表了震惊世界的讲话:我们还没有谈论完全去美元化,这还有很长的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7-09 11:25:53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