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国庆,毛主席似有所感的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一年后的

如梦菲记 2025-07-09 10:24:05

1975年国庆,毛主席似有所感的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一年后的中秋,病床上的他凭着顽强生命力陪人民过完最后一个团圆节,转天便永远离开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5年10月1日清晨,毛泽东破天荒地起了个早,他靠在床头,神情凝重,望着窗外的天光发呆,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一直习惯夜里工作、白天休息的节奏,这一天的早醒显得格外反常。   身边的工作人员见状,心头一紧,他低声说了一句,这也许是他最后一个国庆节了,那年他八十二岁,病情反复,肺心病、白内障、关节肿痛轮番折磨着他的身体。   他说话开始变得困难,走路也需人搀扶,但他依然不愿轻易放弃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那段时间,他已经很少会见外宾,话也讲不多,但四月,他坚持要见朝鲜的金日成,为了这次会面,他提前接受治疗,强撑精神,还特地安排邓小平陪同出席。   这是邓小平复出后首次以重要身份露面,毛泽东在会见中尽量保持清醒,语速慢了不少,但言语中仍透露着对国家未来的安排与信任,他不再亲自处理繁杂事务,把更多希望交给后辈。   几个月后,他搬回了中南海,白天多半卧床,晚上偶尔读书,他的床头放着一些医书和政治资料,还常看旧诗词,他反复阅读南宋陈亮的《念奴娇》,读到激动处,掩面流泪。   那首词写的是国土未统一时的忧虑,毛泽东读后沉默良久,他心中最深的牵挂,是祖国的完整,此时台湾尚未统一,香港、澳门也未回归,作为一生以国家统一为使命的老人,他心中有说不出的遗憾。   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又补,从不换新的,工作人员给他准备了新的衣物,他总是婉拒,说国家还困难,老百姓都节衣缩食,他也不能例外。   他的旧拖鞋自建国起穿到晚年,破了也舍不得扔,这些生活细节,透露出他始终与百姓站在一起的态度。   他要求身边人同样节俭,发现有人在外地接受招待或拿了不该拿的东西,会严肃处理,还会自己掏稿费补贴开销,他对身边人要求严格,哪怕是小事,也不容忽视。   1975年国庆这天,他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庆祝活动由邓小平主持,他本人则静静待在房中,翻着旧书,看着墙上的挂图,不发一言。   他没再出现在人民面前,也很少让记者拍照,强光让他眼睛刺痛,他的视力已经很差,几乎看不清身边人的脸。   1976年初,周恩来病逝,工作人员为毛泽东读讣告时,他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慢慢滑落,几天后,再次听到周恩来的悼词稿,他哭得失声。   这场打击极重,两人并肩战斗几十年,患难与共,在很多关键时刻并肩作战,如今好友先他而去,毛泽东心中悲苦难言。   春节后,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心脏时常不适,呼吸不畅,讲话越来越吃力,到了八月,他频繁昏迷,医生和警卫轮流守着,床前摆满药物,他仍时常用手势指示一些事情。   一次,看到纸张,他颤抖着划了三道横线,在床头敲了几下,工作人员猜他是想知道国际上的消息,便念给他听。   他听了点头,闭上眼继续躺着,那天他没有说话,但神情里依然带着警觉,他的意识时断时续,但对国家动向的关心没有中断。   1976年9月8日夜间,毛泽东开始持续昏迷,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脸色泛青,医生紧急抢救。   晚上七点过,他睁开眼,轻声说了一句“我很难受,叫医生来”,这成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几个小时后,他再未苏醒。   1976年9月9日凌晨零点十分,毛泽东在中南海的病房中去世,享年83岁,当天,北京的天空阴沉,街道寂静。   消息传出后,老百姓自发走上街头,很多人手里拿着花,眼里含着泪,他们站在天安门广场久久不愿离去,只为送他最后一程,那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一个与人民血脉相连的人的离开。   一年之前,他预感那是最后的国庆;一年之后,他在中秋夜陪人民度过最后的团圆节,转天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一生,是为了这个国家和人民而活。   他没有像别人那样留恋自己的生日,也不习惯铺张庆典,但人民记得他,街头巷尾的长寿面一直在煮,他走后,人们总会说起:“那时候,毛主席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是他留给这个国家最深的印记。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每逢中秋倍思亲,更加想念毛主席——红歌会网

0 阅读:24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