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超话]
1950年,中央决定把广西省会设在南宁,省委书记张云逸却抱怨:“去北京开会,得绕道柳州,很不方便,不如把省会搬到柳州!”
广西解放后,毛主席决定,让张云逸担任广西省委书记,因为张云逸领导过广西百色起义,对广西的情况比较熟悉,加上他有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所以就成了广西省委书记的不二人选。
张云逸上任广西省委书记后,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广西省会设在哪里。
省委机关为此专门召开会议讨论。
经过讨论,省委机关选中了3个城市。
第一个城市,就是桂林。在民国时期,桂林一直是广西的省会,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文化和教育比较发达,之前广西大学就设在这里。
更重要的是,桂林的行政配套比较成熟,当时,张云逸带着省委机关进入广西后,在省会城市还没有确定下来前,他就把省委机关设在桂林。
因为设在桂林,就方便省委机关办公。
正因如此,省委机关有很多人,就认为广西的省会就应该设在桂林,认为桂林是最佳之选。
除了桂林,当时也有人选择了柳州,认为柳州也可以当广西的省会,就连张云逸也是这种观点。
柳州的优势很明显,就是交通发达,湘桂铁路、黔桂铁路都交汇在此,而且民国时期的军工、机械业都集中在了柳州,柳州的工业基础好,经济带动能力比较强,让柳州当省会,也是很好的选择。
而第3个城市,便是南宁。
不过与桂林、柳州相比,选择南宁当省会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比较倾向于桂林或者柳州。
广西省委在综合了意见后,就提交中央,交由中央定夺。中央领导看完汇报,也有不同的意见。
和省委的同志一样,许多中央领导,也是倾向于桂林或者柳州,比如在周总理看来,让柳州当广西的省会就很不错。但毛主席的想法却与众不同。
毛主席提出,广西的省会,应该设在南宁。
张云逸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忍不住抱怨:“省会设在南宁,去北京开会,还要绕道柳州,沿途匪患不断,还要军队护送,很不方便,依我看,不如将省会设在柳州吧!”
但毛主席却答复:“火车会有的,还会有飞机,匪患也会清除,你就老实留在南宁工作吧。”
毛主席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坚持让南宁当广西的省会。
之所以如此,毛主席也有自己的考虑。
张云逸想让柳州当省会,是看中了柳州的工业基础和交通,省会选在柳州,方便战后重建,而当时的南宁还比较落后,选择南宁当省会,有可能会拖累全省的发展。
可以说,张云逸完全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的。
但毛主席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毛主席看来,省会选在南宁,在经济上虽然不如桂林或者柳州有优势,却必须选在南宁。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强调民族平等,而广西又是多民族地区,其中又以壮族人口偏多。
当时,南宁就是壮族文化中心,而桂林、柳州都以汉族人口为中心,与这两个城市相比,选择南宁当省会,显然更加有利于全民族团结。
另外,盘踞在越南的法国人,对广西虎视眈眈,为了消除法国人的威胁,新中国就进行了援越抗法运动。在这种背景下,距离越南更近的南宁,就有着其他两个城市完全没有的地理优势。
省会选在南宁,可以更好地应对边疆的危机,进而加强对中越边境的管控。与促进经济发展相比,全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显然更加重要,所以毛主席才会坚持让南宁当广西的省会。
张云逸在知道了毛主席的想法后,也不再提更改省会的想法,显然已经认同了毛主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