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新四军26团被日军包围,眼看突围无望,团长决定与日军同归于尽,这时,一个战士大喊:“团长,骑兵,我们的骑兵!”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2年冬,日军集结万余人围剿洪泽湖地区的新四军第4师。 面对强敌,9旅旅长韦国清决定主力突围至外线作战,同时需一支精干部队留内线牵制、消耗敌人,为转移争取时间。 这项艰巨任务落到了26团肩上,团长罗应怀以勇毅著称。 他自红军时期历经百战,负伤11次(6次重伤),长征带伤跋涉的顽强深入人心。 罗应怀率部就地周旋。 他们坚壁清野,使日军无法就地补给。 破坏道路桥梁,夜袭骚扰,扰得敌军日夜不宁。 26团在绝对劣势下苦撑20余天,消耗了日军锋芒,为主力赢得宝贵时间。 当接到命令前往朱家岗集结、准备与外线主力会合反攻时,全团士气高涨。 日军提前洞悉动向。 12月10日凌晨,超过1500名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突袭而至,将驻扎朱家岗(今江苏泗洪境内)的26团300余人团团包围。 枪声打破黎明,警戒哨与敌前锋交火。朱家岗位于开阔平原,无险可守,突围极为困难。 面对官兵突围的呼声,罗应怀瞬间懊悔未在子夜转移,但立刻转为决绝: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生死血战,必须坚守! 命令下达,全团同仇敌忾。 弹药本就匮乏,战斗伊始更显紧张。 将士们深知外援未知,却无人退缩,誓死捍卫阵地。 日军攻势如潮。 东南角楼,连长孙存余率2连死战。 他额头中弹,血流满面模糊视线,仍坚持指挥到弹尽。 至中午,2连阵地仅剩他和副班长、一名战士。 日军猛攻,副班长投弹后牺牲。 身负重伤的孙存余独对强敌,对最后战士坚定高呼:“别怕!有我在,阵地丢不了!” 另一阵地,5连仅剩副连长及8名战士,弹药告罄。 副连长冒险回团部求援,只领得4枚手榴弹。 他抓起手榴弹欲返火线时,腿部已负重伤的罗应怀叫住他,指着自己再添新伤的腿,沙哑道:“阵地必须守住!若实在不行……先给我一枪,别让我拖累弟兄!” 副连长含泪冲回阵地。 罗应怀多处负伤,尤其腿部连中两弹,剧痛钻心。 他咬牙半跪指挥,牵挂战况,当得知孙存余阵地危急,强忍泪水抽调最后三名战士携弹药增援。 团部已无机动力量。他拖着伤腿又带4连3排抗击冲锋,右腿再中一弹,被强行抬下包扎。 刚止血,便挣扎返回前沿指挥。 战斗持续至下午四点,惨烈异常。 子弹打光,战士们端起刺刀与冲上阵地的日军血刃相搏! 罗应怀浑身浴血,嘶吼激励:“今天就钉死在朱家岗!拼到底!” 官兵浴血奋战,寸土不让。 千钧一发之际,远方传来战马嘶鸣与大地震动——“骑兵来了!” 韦国清旅长午间接急报,亲率骑兵营以强行军驰援! 这支生力军如尖刀刺入日军侧背。 下午四时左右,激战十余小时后,在内外夹击下,日军终于溃败。 朱家岗阵地屹立不倒! 26团以巨大牺牲毙伤敌200余人,创造了新四军战史上著名的阵地防御战例。 重伤的罗应怀被紧急送医。 手术中,因麻药短缺,他强忍剧痛。 医生在他腿中取出六十余枚弹片!术后感叹:“六十多个弹片!没伤到要害,是你硬气扛回来的命!” 罗应怀戎马一生,建国后晋升少将。 他常提及朱家岗之战,深情告诫:“那是场永不磨灭的战斗!我们当永远铭记在朱家岗英勇捐躯的战友!” 主要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史》)
南京大屠杀时,日本人奸污妇女到什么程度?一位伙夫说出了实情,惨绝人寰……193
【14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