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曝即将征收“单身税”,能帮日本缓解人口危机吗?其实,这相当于把生育与国民义务挂钩,身体属于自己,但子宫属于国家。 2024年,日本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总和生育率下跌至1.15,打破历史记录。预计到2070年,日本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2亿锐减至8700万。 然后,日本政府最近就扔出了一颗“政策炸弹”,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制度,单身人士每月要交最高1650日元,约合80元人民币,向有娃家庭发放补贴。对不生育人群而言,这一缴费就是“单身税”,或者“不生育税”。 其实,在农耕与战争驱动的古代社会,人口是国力根基,催生政策经常以国家暴力为后盾,将婚育与国民义务挂钩。一旦成为义务,那就意味着不干就得罚款,如果不是义务,那就得加钱。从政府角度来看,当然会倾向于罚款。 古罗马强制25-60岁男性、20-50岁女性必须结婚,丧偶者2年内必须再婚,离婚者18个月内必须再婚,单身者会被剥夺遗产继承权。设立告密奖励机制,举报拒婚者可获得其部分没收财产。生育3名以上子女,父亲可优先获得官职、免除劳役。 古希腊斯巴达更是进行军事化人口管控,严禁独身,强制公民结婚生育,独身者会受到法律制裁与社会歧视。每对夫妇至少要生育2个儿子,生育3个男孩的父亲,可免兵役。生育4个男孩,可免除所有国家义务。 日本平安时代,为了补充战时人口,政府强推“访妻制”,就是允许男性夜间自由进入女性居所过夜,形成民间“夜爬”习俗。本质是放弃传统伦理约束,刺激生育。结果导致村落血缘混乱,娃只知有妈,不知老爹是谁。 我国汉朝首开“单身税”先河,女子15岁未嫁,年缴120钱;30岁还未婚,直接飙升到600钱,相当于农民全年口粮,将婚育异化为财政筹码。汉初仅1300万人口,吕后颁布强制婚配令57年后,汉武帝时期人口跃至5000万,终于击溃匈奴。 越王勾践为了复仇吴国,推行父母连坐制,女子17岁、男子20岁不结婚,父母就要入罪。西晋强制“女年十七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地方官可任意指婚。北齐更是将藏匿适龄女子的家长处以死刑,彻底剥夺家庭自治权。 但这玩意在现代社会就彻底玩不转了,因为生育已从公民义务变成了公民权利。现代文明承认“生育自主权是基本人权”,所以某些国家生育率崩盘,本质是传统人口治理逻辑与现代个体价值的错位与冲突。 2021年,25.7%的日本男性和16.4%的女性选择单身。30-40岁年龄段,男性未婚率高达47%,女性为32%。日本年轻人因此鼓捣出了“三不主义”,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视生育为“无意义负担”。 目前,韩国生育率已暴跌至0.72。30-39岁男性未婚率超60%,放弃恋爱/结婚/生育的男性占比38%。为此,韩国年轻人自嘲为“七抛世代”:抛弃恋爱、结婚、生育、住房、社交、梦想乃至生命。 我国生育率就不说了,现在的镜子是日本,下一面镜子可能就是韩国了。据我对身边年轻人的观察,他们似乎陷入了“是否让下一代来受苦”的伦理困境。那收单身税有用吗?只能说有用,但有个屁用! 1941年,苏联立法收取“未婚、独身和少子女公民税”,1957年后简化为“无子女税”,税率一度高达6%。政策实施50年,但总和生育率依然从1950年2.8降至1989年2.0,最终于1992年废止,现在俄罗斯生育率为1.4。 那再加大补贴力度,双管齐下有用吗?或许有点用!比如,韩国要求年薪2000万-3000万韩元的未婚打工人,每年多缴20万韩元“赎身费”,约1160元人民币。 一旦你生娃,头两年直接把32.8万元人民币现金打到你账户上。这剂猛药下去后,韩国新生儿实现了9年以来首次正增长,但首尔生育率依然只有0.67。 我国也有专家提出过类似建议,比如梁建章曾提出过“财政赤字缓解人口赤字”。一孩家庭每月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每月补贴2000元,三孩及以上家庭每月补贴3000元。 但国家好像并不着急,老年化、少子化虽然会导致劳动力萎缩,但人工智能可以补偿劳动力缺口。但肯定不会像美西方那样通过移民来解决,毕竟如果轻易接受外国移民,那对过去几十年残酷的计划生育就没法交代。 几千年生育历史早就揭示了一条铁律:任何将人口视为数字,而非生命的政策,终将被自由意志所反噬。日本“单身税”就像在沙漠中征收雨水税,当土壤已无法涵养生命时,惩罚干渴者就是一场荒诞剧。 其实,人口危机的本质是文明吸引力危机,只有让个体在生育中看到希望,而非负担;听见欢笑,而非叹息,人类才可能走出这场全球性生育罢工!
日本被曝即将征收“单身税”,能帮日本缓解人口危机吗?其实,这相当于把生育与国民义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5-07-07 07:35:50
0
阅读:38
圐圙烎
五保户,交个毛线,敢收,这些人可没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