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被剃掉髌骨后,被庞涓接到府上悉心照顾。孙膑为表示感谢,为他默写鬼谷子兵法。某天,孙膑听到庞涓对手下说:“待写完兵法,就将他除掉。” “大人,那孙膑还在奋力默写,估计再有个三五日就能完成。”一个仆人的声音响起。 紧接着,是庞涓那熟悉又低沉的嗓音:“哼,待他写完兵法,就将他除掉,绝不能留这隐患。” 庞涓和下人的对话,刚好孙膑悄悄听见,此刻的他如遭雷击,手中正准备用来记录新思绪的竹简“啪嗒”掉落,砸在地上,发出清脆声响。 他瞪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原本对庞涓的感激瞬间化为彻骨寒意。那些被庞涓接到府中后,对方亲自端来的药汤,关切的嘘寒问暖,此刻都成了虚情假意的伪装。 多年前,年轻的孙膑与庞涓一同拜入鬼谷子门下,研习兵法谋略。那时的他们,怀揣抱负,清晨在溪边诵读兵书,庞涓声音洪亮,孙膑沉稳内敛,逐字逐句剖析书中深意; 午后于山间空地上,用树枝模拟战场,排兵布阵,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互相钦佩; 夜晚伴着昏黄烛光,分享对天下局势的见解,憧憬未来建功立业,护百姓安宁。 庞涓年长几岁,常分享兵书简策;孙膑聪慧过人,耐心答疑解惑。闲暇时,他们漫步山林,听鸟鸣、赏繁花,情谊深厚,约定携手共逐天下。 几年后,庞涓学有所成,率先下山投身魏国。凭借才能,他很快得到魏惠王赏识,被封为大将军,风光无限。 孙膑留在鬼谷继续钻研兵法。庞涓功成名就后,修书邀请孙膑下山。孙膑满怀期待奔赴魏国,初到便展现非凡才华。 朝堂之上,面对魏惠王询问,他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提出独到见解,令魏惠王赞叹不已。 此后几次军事研讨,孙膑计谋巧妙,相较之下,庞涓的策略逊色几分。渐渐地,魏惠王对孙膑愈发器重,赏赐不断,朝堂上下也对孙膑另眼相看。 庞涓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烧越旺,他深知孙膑之才远在自己之上,地位恐不保。于是,他心生毒计,诬陷孙膑私通齐国、意图谋反。 魏惠王大怒,未经查实便下令对孙膑施以膑刑,剜去膝盖骨,又在他脸上刺字。 受刑后的孙膑身心遭受巨大折磨,却浑然不知是庞涓所为,只以为是命运不公。 得知庞涓真面目后,孙膑强忍悲愤,迅速冷静下来。他深知贸然反抗必死无疑,唯有佯装不知,另寻生机。 第二天,孙膑佯装疯癫,在府中胡言乱语,撕碎写了一半的兵法竹简。庞涓赶来查看,只见孙膑披头散发,眼神呆滞,举止怪异。 为试探孙膑是否真疯,庞涓命人将他拖到猪圈,与猪同食同睡。 孙膑毫不反抗,在猪圈中滚来滚去,身上沾满污秽,吃着猪食,发出阵阵傻笑。 庞涓观察多日,见孙膑毫无破绽,渐渐放松了警惕,只安排几个仆人随意看管。 孙膑暗中留意动静,寻找逃脱机会。 一日,齐国使者到访魏国,孙膑设法与之取得联系,倾诉冤屈,表明身份与才能。 使者震惊之余,敬佩孙膑的坚韧与智慧,决定暗中相助。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使者将孙膑藏于马车之中,悄悄带出魏国,直奔齐国。 孙膑抵达齐国后,受到大将田忌礼遇。赛马时,他巧用策略助田忌赢得比赛,名声渐起,被齐威王重用,成为齐国军师。而庞涓仍在魏国恃宠而骄,四处征战。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深知复仇时机已到,献上“围魏救赵”之计。 齐军依计直逼魏国都城大梁,庞涓急忙回师救援。孙膑在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 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刚至桂陵便遭齐军突袭,庞涓大败而归,自己也被孙膑生擒。 桂陵之战后,庞涓虽被放回魏国,但仇恨更深。几年后,魏国与韩国交战,齐国再度出兵相助。孙膑故技重施,采用减灶之计,制造齐军大量逃亡假象。 庞涓中计,一路轻装急进,追到马陵道时,陷入齐军重重包围。 马陵道地势险要,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见大势已去,望着四周喊杀声震天的齐军,又看到一棵大树上刻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孙膑被剃掉髌骨后,被庞涓接到府上悉心照顾。孙膑为表示感谢,为他默写鬼谷子兵法。某
彭丽说
2025-07-05 22:39: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