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感觉高考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在上个月月末的时候,各个省份的分数线和考生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不管学生考的怎么样,如今的他们都进入到了紧张的报考阶段。 报考大学可是大事,不少家长为了万无一失都会选择花大价钱让专业的人帮忙报考,这样能够保证自己孩子的分数不会被浪费。
毕竟现如今报考大学可以说是在按照往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进行盲选,所以很容易出现滑档的情况,有些学生可能会用一个非常高的分数上一个很不好的大学。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家长们都会去专业的机构找老师帮忙。
但是就在大家积极报考的时候,社会上有不少的人又开始鼓吹“学历是废纸”这样的观点,甚至不少年轻的学生也都相信了这个观点。 这样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呢?
有网友拿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举例,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是1335万人,而去年高考报名人数是1342万人,这也是系2018年以来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了首次下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生育率出现了下降之外,教育路径出现多元化也是导致这个高考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曾经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只有高考才能改变命运”,因此高考被大家非常看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大学,那么你这个人的一生就完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们未来的路更加的多元化,不少学生在上了高中之后都选择去往职业学校学习。 并且这些年来,教育部也在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升受到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学生选择职业学校。
而且这些年来网上到处充斥着“博士当城管”、“北京大学毕业生去卖猪肉”这样的新闻,很多人也将这些新闻用来作证“学历无用”的观点。 但是这些都是极端个例,而且这名北大毕业生如今已经成为了肉类行业的大佬之一,他的连锁肉店遍布一线城市,年产量高达18亿。 因此这名高材生也不仅仅是卖猪肉,对于他来说是在创业。
而且虽然高考人数下降了并不代表学历贬值了,985学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依然非常抢手,并且这些年来考研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 因为大家都明白学历的重要性,如果比其他人出色那么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而且根据《2024 中国就业报告》中的内容我们能够得知,本科毕业生首份工作平均起薪比专科要高32%,更重要的是5 年后本科生晋升管理层的概率比专科生要高45%。 网上很多认为学历没有用的人都觉得读书不如早点赚钱,但是这些人虽然比本科生多了一些经验,可是在十年后他们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在晋升的时候,基本上每一个单位都将学历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学历达不到的话,那么晋升就会非常困难。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如今很多人在工作之后还会去深造,在职读个研究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也能看出学历非常重要的,并不是像一些人想的那样学无用。
而且很多名人的人生经历也向我们证明了,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就像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他就经历了三次高考才成功考入北大,也是在北大他开阔了眼界,为他后来创办新东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俞敏洪没有参加高考的话,那他估计一辈子只能在小村庄中,根本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也不能和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进行交流。 俞敏洪曾经表示,“大学不仅是知识容器,更是思维跃迁的孵化器 —— 你接触的人和事,会重塑你的认知维度。”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在大学中你不仅仅能学习到知识还能学习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因此拥有大学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学历也是现如今这个社会的“硬通货”,按照目前这个社会来说,学历仍是最具公信力的能力初步证明。 如果大家轻易的相信了网上的话而放弃了大学的文凭,那么你就相当于放弃了一张属于自己的重要社会通行证。
教育学家熊丙奇曾说过,“学历不是唯一的路,却是最公平的路。当其他赛道充满资源壁垒时,高考依然为普通人保留着 ' 努力就能看见光 ' 的希望。” 如果我们的家庭并没有那么多的资源的话,那么高考就是离我们改变命运最近的机会,拥有一个好的学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一般只有自我放弃者才会宣扬学历无用这样的错误观念。 因为他们往往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安慰自己,给自己心理暗示,即使自己不学习也没有什么,毕竟现在学历不重要。 但是其实这往往就是自己骗自己罢了,学历在如今这个社会依然非常重要。
当然也不是说拥有一个好学历就高枕无忧了,如果自己不努力的话,即使是拥有好学历也走不长远。 而且考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不要妄自菲薄,虽然学历是一个好工作的敲门砖,但是经验、能力也很重要。 而且学历提升的方法有很多,现如今考个在职研究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能努力,愿大家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有人
非常高的分数上很不好的大学不可能,很不好的专业倒是大有可能,如北大护理、交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