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部长亲口证实,中国歼-10CE战斗机已经有两架正式交付该国,稳稳降落在塔什干空军基地!作为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一口气订购了24架歼-10CE,这可是中国四代半战机继巴基斯坦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更值得关注的是,乌方已经派遣数十名飞行员到中国接受专项培训,这意味着中国军工的"全链条输出"模式正在中亚落地生根! 为啥乌兹别克斯坦会盯上中国武器?说白了,就是被现实逼得。 以前,乌兹别克斯坦用的全都是苏联那些老掉牙的武器,比如米格-29和苏-27,机龄超过30年,出勤率常年在30%-40%徘徊。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自己的军工产能都优先供应前线,乌兹别克斯坦那18架米格-29直接停飞当零件库,剩下的就算勉强升空,也是发动机冒黑烟、雷达屏幕雪花乱闪,隔几天就得大修一次。可这些家伙的零件早就停产,维修全靠“拆东墙补西墙”。 反观歼-10CE可不一样,在今年5月份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就用歼-10CE,直接把印度“阵风”战机揍得找不着北,还成功击落3架,一战成名。 这可不是吹的,这家伙安装了最新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4个;更绝的是它挂载的霹雳-15E导弹,射程超过150公里,比他们原来的装备领先整整一代,连法国专家都不得不承认,歼-10CE的雷达隐身技术让传统电子战手段完全失效。 最让乌兹别克斯坦心动的,是歼-10CE的“全链条保姆式服务”。中国不仅提供战机,还打包了飞行员培训、地面维护体系和战时快速补给方案。乌方派遣的数十名飞行员在成都某空军基地接受培训时,发现中国教官连如何在高原机场起降、如何应对电子干扰都倾囊相授。 更绝的是,中国军工企业还专门为乌兹别克斯坦设计了“油气换装备”的支付方案——用天然气出口收入分期支付购机款,这对年军费只有8亿美元的乌兹别克斯坦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的“经济适用型”采购方案。 有人可能要问,俄罗斯的苏-30SM不香吗?问题是苏-30SM单价超过6000万美元,而且俄罗斯要求用卢布结算,这在西方制裁下等同于废纸。更关键的是,苏-30SM的维护必须依赖俄罗斯技术人员,乌兹别克斯坦吃够了被“卡脖子”的苦头。 反观歼-10CE,全套维护体系都能在塔什干本地建立,连雷达故障诊断都能通过卫星远程指导,真正实现了“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 还有个细节值得玩味:乌兹别克斯坦这次采购的24架歼-10CE,恰好能组成两个完整的航空团。按照中国空军的战术体系,这两个团可以与乌兹别克斯坦现有的FD-2000防空系统形成无缝衔接,预警机、战斗机、地空导弹三位一体,构建起中亚地区最严密的防空网络。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是俄罗斯卖的任何一款战机都无法提供的。 说到底,乌兹别克斯坦的选择,本质上是一场“用脚投票”的生存竞赛。当手里的米格-29连反恐巡逻都得靠运气时,歼-10CE带来的不仅是战斗力的飞跃,更是战略自主的重生。这种选择,在弱肉强食的国际政治丛林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很多人都发现了,印巴空战后,歼10CE反而更加不好卖了,虽然一战成名,但现在更多
【16评论】【28点赞】
王志强
正常操作,中吉乌铁路一旦上线,接下来的这一波太正常了。关键是看再接下来怎么扩大影响力
虎山行
乱世给他,说不定关键时刻能帮俄罗斯一把
灵镜之地
把歼10卖遍欧亚大陆,我们的心腹大患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