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美国国际开发署停工了,而共济会开始行动,世界各地的共济会成员聚集阿塞

清风徐来风 2025-07-04 15:04:13

【热点评述】美国国际开发署停工了,而共济会开始行动,世界各地的共济会成员聚集阿塞拜疆巴库举行会议,意欲何为?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日在一篇题为“让对外援助再次伟大”的声明中说,USAID 7月1日起正式停止执行对外援助任务。这就是说,美国国际开发署关闭了,停工了,但是他还宣布,该署的部分符合政府政策且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对外援助项目将移交给国务院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对USAID数十年来的数千个项目以及超过7150亿美元的支出进行彻底审查后,发现该机构除了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创建了一个“遍布全球的非政府组织产业综合体”外,自冷战结束以来,其工作“收效甚微”,不仅受援助地区“发展目标很少能够实现,不稳定局势往往加剧,反美情绪只增不减”。这就是说,特朗普政府对国际开发署工作很不满意,花掉大笔大笔的美元,却“收效胜微”,所以,该署被撤掉了。 不过,美国继续在搞“干涉性外交”。国际关系专家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关闭USAID表面上是对旧援助模式的否定,实际是对“干涉性外交”的变形延续。美国的对外行为逻辑并未改变,只是从“用援助搞乱世界”转向“用贸易和投资搞乱世界”。 而现在,共济会又开始行动了,据 7 月 1 日外媒报道,世界各地的共济会成员聚集在巴库举行会议,现场照片显示参会者全部穿戴具有明显共济会标识的服饰。 值得注意的是,共济会在巴库举行会议时,正值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关系紧张之际,也是伊朗与以色列刚停火却仍有战火重燃的危险时期。 眼下,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关系出现恶化,共济会选择此时在巴库召开会议,是何用意? 6 月底,阿塞拜疆以 “间谍罪” 拘留数名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而俄方立即作出反应,不仅召见阿大使,而且还取消文化交流活动。这使俄阿双方的对峙状态加剧。高加索地区出现了紧张状态,俄阿安全架构出现裂痕。这个敏感时期,共济会选择在巴库集会,是不是别有用意? 在历史上,共济会有过利用一些国家权力出现真空状态来搞颠覆而趁机谋利的先例,这一次是不是瞄准了阿塞拜疆?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共济会曾通过渗透前苏联高层推动政治变革。据传,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被拉进共济会关联组织,而近年来,阿塞拜疆积极拓展与西方的关系,不仅与欧盟签署能源合作协议,还试图通过 “中间走廊” 项目提升对欧能源出口。阿正与俄渐行渐远,与西方走得越来越近,而共济会作为西方精英网络,是不是正在以其在资金、政治资源和科技资本的优势,试图帮助阿塞拜疆与俄罗斯割裂,并对抗俄罗斯? 共济会成员所在的跨国企业有很强的资本实力,极可能会利用与阿塞拜疆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发展方面的合作,推动阿塞拜疆紧靠西方,甚至拉其加入北约,使其成为第二个乌克兰。 纳卡冲突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领土争端不但没有解决,而且还导致阿亚矛盾与俄罗斯的关系绞在一起,而北约和欧盟都想插手阿亚争端,取代俄罗斯支配该地区。 这时候,共济会突然在巴库聚集会员开会,是不是想利用其具有政治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介入对该地区的安全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助推阿塞拜疆靠近西方,并让其旗下的跨国公司趁机获取利益? 共济会或许试图通过支持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主张,支持阿政府对抗俄罗斯,削弱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同时为西方能源通道的安全提供保障,并从中获取利益。 共济会的这一次集会定会引起俄罗斯的警惕,阿塞拜疆作为里海地区的能源枢纽,其油气资源对欧洲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阿塞拜疆往哪个方向走,这关系地区和欧洲的能源安全问题,尤其是共济会成员中的能源巨头代表,尤其是阿塞拜疆的 “中间走廊” 对能源市场的影响,这是西方国家和俄罗斯都不得不高度注意的,共济会若介入,问题就更复杂了。 如果共济会推动阿塞拜疆最近西方的战略成功,阿塞拜疆可能进一步疏远俄罗斯,导致地区局势紧张升级。 美国国际开发署停工了,而共济会又开始行动,俄罗斯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清风徐来风

清风徐来风

清风徐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