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到苏东坡这个吃货,我又想起一个不太被人注意得到、甚至今天都没什么地方做、但是应该会很好吃的菜:
烤羊脊骨
苏东坡被贬到惠州的时候,和亲爱的弟弟写信说: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
苏东坡此时应该是很潦倒窘迫的,“不敢与仕者争买”,也就是不敢跟当官的争羊肉,只好买当地人不吃的羊脊骨。然后他把羊脊骨先煮熟,后趁热捞出,浸在酒里,撒少许盐,烤到微焦~
其实这个做法和现在烤全羊很像~~都是先煮熟再烤~~
苏轼是个不怕麻烦的人,“得铢两于肯綮之间”,也就是剔骨头缝里的肉,如同吃蟹腿一样开心,虽然吃着费劲但是很开心~
太能苦中作乐了。
但是也有一个副作用:
“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为啥呢?
还不是因为你吃的太干净了!让狗啃什么?你以为狗爱啃的真的是骨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