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常服上的“黄绳子”究竟是什么?其实它叫“绶带”,有着特殊意义。 最初,古人用绶带来系帷幕,后来一些王公贵族用它来挂玉佩,彰显自己的财富。 没过多久,绶带就跟阶级地位捆绑在一起,在《礼记》中记载,公侯被授予朱组绶,大夫被授予纯组绶,世子被授予綦组绶。 随后,绶带又以颜色区分,例如三公配紫授,九卿配青授等,即便清朝灭亡,绶带这个物件却一直保留下来。 大家都知道,打仗的时候一直要开会,难免需要用各种颜色的笔,在地图上划来划去,但笔多了很烦,有时候红色的笔找不到了,可万一用其他颜色代替,没准会全军覆没。(记号颜色出错) 于是,高级将领就用绶带来系笔,全球很多国家都这样。 慢慢的,大家发现绶带的用处还有很多,例如区分兵种。 红色代表炮兵、黄色代表装甲兵、蓝色代表步兵、深绿色代表特种部队等等,并且绶带的编织手法,还能隐晦的传递军衔信息。(不同国家不同标准) 战时,大家也没时间询问信息,直接看绶带样式和颜色,就能大概知道对方的军衔和兵种。 到了和平年代,绶带依旧具备以上这些功能,并且额外添加了“礼仪”元素。 男性绶带,左肩扣眼,右斜45度,女性绶带,右肩肩袢,左斜45度。 在阅兵、典礼、外交场合中,礼服上的绶带是核心配饰,不仅能体现美观,突出军人仪态,还能提升军容威严。
一图看懂古人对年龄的雅称!
【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