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后悔了吧!”6月26日,上海,一对夫妻要去学校接孩子,谁知开着电车上了高速

咸鱼永不放盐 2025-07-04 09:50:56

“这下后悔了吧!”6月26日,上海,一对夫妻要去学校接孩子,谁知开着电车上了高速之后,却发现电量仅剩下10%,为了能坚持把电车开到充电站,夫妻俩只好打开“省电模式”,关上空调行驶,在车里“蒸桑拿”汗如雨下,网友:这下真是“汗流浃背”了!

男子额头上的汗珠一个劲儿地往下掉,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他媳妇在副驾驶位上,热得更是坐立难安,终于憋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老公啊,要不咱开会儿空调?可男子眉头一皱,嘴里一横,甩了句不能,撑不住到充电站咋整?

上海这对夫妻为了方便接送孩子和通勤,买了一辆电动汽车,用于日常短途代步,按理说再合适不过。可就在前不久,丈夫办完事,眼看快到接孩子的时间,心里一急,载上妻子就出了门,压根没想起来检查电量,就这么匆匆开上了高速。

谁知,车子刚上高速,丈夫心里就“咯噔”一下,仪表盘上明晃晃地显示:剩余电量10%。这下麻烦大了,别说开到学校,就是开到最近的充电桩都悬。高速上抛锚可不是闹着玩的,不仅耽误事,更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情急之下,丈夫当机立断,关了空调,打开省电模式,想尽力延长一点续航。可偏偏是炎炎夏日,车外热浪翻滚,车里没了空调,温度也跟着蹭蹭往上涨。没一会儿,夫妻俩就热得满头大汗,后背的衣服也湿透了。

妻子实在受不了,苦笑着问能不能开会儿空调,丈夫却一口回绝,说再坚持十几分钟就到充电站了。妻子只能无奈地叹气:“这车里起码38度了,简直是遭罪!”即便如此,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熬,盼着早点结束这场“高温窘途”。

这段经历被分享到网上,果不其然,立刻热闹起来。一些网友开玩笑说,这俩人是在车里体验“蒸包子”。也有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电动汽车,认为这就是电车的弊端,“关键时刻掉链子”。

不过,总有理性的声音。他们指出,这事儿换成燃油车,车主也一样会焦虑。油量告急时,谁还有心思开空调,甚至连油门都不敢深踩。更何况,加油站分布不均、高峰期排长队,同样是燃油车主的痛点。

这次事件与其说是电动车的“锅”,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普遍存在的侥幸心理,“总觉得不会这么倒霉”。很多人开车,都没有出发前检查车况的习惯,无论是电量、油量,还是胎压、机油,总觉得上次还好好的,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可现实是,正是这些被我们想当然忽视的细节,才最容易在关键时刻引发大麻烦。就像这对夫妻,如果不是运气好,而是彻底趴窝在高速中央,耽误接孩子事小,引发追尾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那后果才真是不堪设想。

说到底,这其实是我们与车辆关系的一种微妙变化: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代步工具,却忘了它仍是一台需要维护和检查的精密机器。

所以,这场从“窘境”到“警示”的风波,其实给我们提了个醒。无论开的是电车还是油车,出行前养成检查的习惯,都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体现。

提前规划路线,为补能留出余地,也能让旅途多一份从容,少一些意外。毕竟,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安全这根弦,也只能自己绷紧。

生活中总免不了这样狼狈的时候,不管你开啥车,都可能有突然发现快撑不住了的时候,这种时候考验的不是车,而是人的心态。细心一点、未雨绸缪一点,能省不少麻烦事,不管电车还是油车,出门之前总得看清楚,不能马虎大意,省得自己吃苦受累又闹心。

信源:《夫妻开车去学校接娃,上高速才发现车子只剩10%的电量,为省电不开空调热得满头大汗》江北融媒

0 阅读:350

评论列表

用户91xxx79

用户91xxx79

4
2025-07-04 12:29

油车油表可是实事求是的,电车电表说降就降。弱智才认为两个一样的。

good

good

2
2025-07-04 10:39

高架内要是堵车堵很久哪不是要完蛋了

猜你喜欢

咸鱼永不放盐

咸鱼永不放盐

咸鱼特派员!专注咸鱼派送20年!!!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