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主持人问周杰:“如果你遇到林心如,你会和她打招呼么?”周杰:“我永远不会遇见她!”
周杰,1970年8月5日生在陕西西安,家里是普通工薪阶层,没啥特别背景。小时候他就爱表演,五年级就在学校小剧场演过戏,同学都说他有天赋。高中毕业后,他在西安找了份工作,但心里总惦记着演戏。1989年,他一咬牙辞职,跑到上海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学校,他是出了名的刻苦,别人休息他还在练台词。1991年,还没毕业的他就在电影《阮玲玉》里跑了个龙套,虽然戏份少,但能近距离看张曼玉演戏,他觉得自己离梦想近了一步。
1992年毕业后,他被分到中央实验话剧院,那会儿叫苦力活也不少,但他是真喜欢舞台。1997年,琼瑶挑中他演《还珠格格》的福尔康。1998年剧一播出,收视率冲到47%,周杰直接火了,大街小巷都在喊“福尔康”。2000年,他又接了《少年包青天》,演包拯,收视率全国第一,事业简直如日中天。那时候,谁能想到他会跟林心如闹翻呢?
再说林心如,1976年1月27日生在台湾台北。她16岁就被星探发现,拍广告出道,后来演了些小角色。1998年,她凭《还珠格格》的紫薇一角爆红,跟周杰搭档,俩人戏里戏外都被观众看好。她之后转型做制片人,2011年拍《倾世皇妃》,2016年《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事业稳扎稳打。如今她是圈里有名的大姐大,家庭事业两不误,跟周杰的低调完全是两条路。
多年后,周杰上了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冷不丁问:“如果有一天你遇到林心如,会主动打招呼吗?”周杰低头想了一会儿,抬头时眼神硬邦邦的,说:“我永远不会遇见她。”主持人愣了下,想活跃气氛,又问:“万一街上碰到了呢?”周杰直接摇头:“没有万一。”
2004年,林心如上《康熙来了》,聊到拍《还珠格格》时的吻戏,说周杰拍戏时“太投入”,让她不舒服。这话一出,节目播完就炸了锅。媒体逮着机会猛炒,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说周杰“耍流氓”“没职业道德”。那时候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舆论已经一边倒,周杰瞬间从“国民偶像”跌成“人人喊打”。他起初没吭声,可风波越闹越大,片约少了,形象崩了,事业直接滑到谷底。
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周杰沉默了好几年。直到2013年,他在话剧《志摩归去》的首映礼上开了口,否认了林心如的说法,说拍戏时一切正常,还反问:“如果真有问题,为啥当时没人提?”这话说得有理,但舆论早定了调,没多少人买账。之后,他心灰意冷,干脆退出娱乐圈,跑去东北种地去了。他开了个有机农业品牌叫“周先生”,种大米,搞得还挺像样。2020年疫情时,他捐了2万斤大米给医护人员,算是在公众面前刷了波好感。
林心如这边呢?那次节目后,她没再多提这事。有人猜她是借机炒作,有人觉得她只是随口一说。但不管咋样,她的事业没受啥影响,反而越走越顺。她后来结婚生女,生活幸福,事业也没停下,制片、演戏两头抓,跟周杰的低调退出形成鲜明对比。
这事儿到底谁对谁错?没人能打包票。拍戏时的事,只有当事人清楚,外人只能猜。有人说林心如夸大了事实,有人觉得周杰确实可能没分寸。但客观讲,娱乐圈那会儿规矩没现在严,演员拍亲密戏时尺度不好拿捏,也不是啥稀奇事。可为啥周杰就成了靶子?可能因为他性格太直,不会圆滑处理,树敌不少,风口浪尖上就容易被放大。
退出娱乐圈后,周杰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他在东北种地,过得简单朴实,偶尔在社交媒体发点农活日常,跟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福尔康判若两人。有人说他这是逃避,有人觉得他是看透了圈里的虚伪。不管咋说,他用行动告诉大家:他不想再跟过去纠缠,包括林心如在内。 周杰的故事,其实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红的时候万人捧,不红了就一脚踹开。舆论这东西,像把刀,能捧你上天,也能把你捅死。他跟林心如的恩怨,不过是这刀下的一道口子。多少明星经历过类似的事,有的熬过来了,有的就这么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