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的一天,舞蹈家赵丽萍带着丈夫陶金爱吃的“苦瓜烧排骨”去医院看他。在病房门口,听到陶金和护士说:“演艺界也不是人人都有钱,我一心搞舞蹈,也没攒几个钱。再说,万一我不行了,我还得给我老婆留下点钱,她还要生活啊......”听到这些,站在病房外的赵丽萍,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1997年8月25日,“霹雳舞王子”陶金因肝内胆管癌在北京去世,年仅36岁。 他的离世不仅让观众失去了一位舞蹈奇才,也让妻子赵丽萍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悔恨。 陶金的一生短暂却璀璨,他在舞蹈与艺术的领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的人生故事则充满了命运的波折。 陶金出生于1961年的江苏南京,原名陶京三。
幼年时,他患上了罕见的“鸡胸病”,这种病症如果不及时矫正,可能影响到心肺功能。 医生建议他学习舞蹈,这不仅是矫正病症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意外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的大门。 陶金从小在舞蹈的熏陶中逐渐爱上了这门艺术,并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1980年,北京舞蹈学院首次招收本科生。 没有专业训练背景的陶金凭借扎实的基础和极大的努力,成为学院录取的第一位业余大学生。 他的入学经历一度成为学校的佳话,课堂上的刻苦努力更让他从业余选手成长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在北京舞蹈学院,陶金不仅获得了扎实的古典舞功底,还遇到了生命中的挚爱——小他八岁的赵丽萍。 两人因舞蹈结缘,携手走入婚姻。
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陶金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担任舞蹈教员。他的教学才华得到了迅速展现,带领的学生多次在全国舞蹈比赛中夺冠。 然而,稳定的工作并没有让陶金满足于现状,他希望突破自我,探索更加个性化的舞蹈形式。 1984年的香港之行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彼时,霹雳舞风靡香港,陶金被这种融合了音乐与街头文化的舞蹈深深吸引。他带着影碟和资料回到大陆,成为霹雳舞推广的先锋人物。 1988年,陶金策划并主演了电影《摇滚青春》,影片讲述了年轻人追逐舞蹈梦想的故事,瞬间掀起全国范围内的霹雳舞热潮。 陶金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霹雳舞王子”的称号深入人心。
1996年,陶金开始出现肝部不适,但他将其归因于劳累,未引起足够重视。 随着症状加重,他被确诊为肝内胆管癌。妻子赵丽萍陪伴他辗转于各大医院,希望能够找到治愈的办法。 但是,病情的迅速发展和治疗的有限效果让夫妻二人陷入绝望。 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听说了“神医”胡万林的传闻。 胡万林,这个曾因杀人罪服刑的囚犯,通过自称能治愈疑难杂症的“圣水”吸引了无数绝症患者。 陶金夫妇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新疆寻求治疗。
1997年7月的一天,舞蹈家赵丽萍特意做了丈夫陶金最爱吃的"苦瓜烧排骨",带去医院探望他。 陶金原名陶京三,人称"三子",是当时中国舞坛炙手可热的明星。 然而,此时的他正被病魔折磨,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 赵丽萍来到病房门口,却听到里面传来陶金与护士的交谈声。陶金语气沉重地说,自己多年来一心扑在舞蹈事业上,并没有积攒下多少钱。 他还说,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总要给妻子留下些生活费。 听到这番话,赵丽萍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眼泪瞬间决堤。
一天,陶金突然提出要换到普通病房去,说是想节省一些开支。 他告诉赵丽萍,高干病房一天才80块钱,条件也不错。 可是,赵丽萍怎么舍得让心爱的人受半点委屈?她坚决反对这个提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陶金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主治医生告诉赵丽萍,陶金的肝内胆管癌已经到了晚期,恐怕时日无多了。
1997年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已是弥留之际的陶金紧紧握着赵丽萍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地说:"丽萍,即使我先走一步,也会在天堂保佑你。因为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挚爱。我会向上帝祈祷,让我们来世还能再续前缘。" 泪水模糊了赵丽萍的双眼,她不舍地点点头,心里却是万般的不愿。
8月25日中午,陶金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微笑着对赵丽萍说:"我此生无憾,因为我奋斗过,也深深爱过。" 说完这句话,他便断了气,年仅36岁。
赵丽萍伏在丈夫的遗体上,悲恸欲绝。 陶金的去世让妻子赵丽萍长期无法走出悲痛,她深深自责,认为自己选择错误的治疗方式加速了丈夫的离世。 在陶金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她写下了一本回忆录《陶金我的至爱》,记录了两人共同生活的点滴,也表达了对丈夫深切的怀念。 与此同时,胡万林的非法行医行为被揭露。 他在行医期间造成近百人死亡,最终因非法行医罪被判刑。
令人愤怒的是,胡万林出狱后仍继续以“圣水”为幌子行骗,再次导致人命案发生。这位“江湖神医”成为无数家庭的梦魇,而陶金的故事则成为警醒世人的一个惨痛案例。 陶金的舞蹈不仅推动了霹雳舞在中国的流行,也激励了无数年轻人追逐梦想。 虽然他离开得过早,但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力量依然在舞台上熠熠生辉。 即使经历了命运的无情捉弄,他的坚持和执着,仍然让人深深感动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