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青海18岁女兵修水管时,挖出2吨银元,她四下张望,确定周围没人后,撒

紫韵流香梦幽情 2025-07-03 12:59:55

1982年,青海18岁女兵修水管时,挖出2吨银元,她四下张望,确定周围没人后,撒腿就往外跑,没想到,这一举动,竟然解开了一个埋藏30多年的秘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2年6月16日,青海贵德的百姓们都在县园艺场中忙碌。 尽管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但是空气也依旧很燥热。 但是,为了能让家家户户都尽快用自来水,每个人都闷头猛干。 陶金兰只有18岁,但是却承包了生产队中最难的那一段管道。 当初在分配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一段的活不好干,谁都不愿意承包。 那时候陶金兰刚刚加入民兵,责任感让她主动接下了这块“烫手山芋”。 结果,太阳下山之后,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回家,但是陶金兰的进度却非常缓慢。 她干的满头是汗,堂哥陶恩铭心疼地叫她赶紧休息一下。 但是,陶金兰想着,趁着天气凉快,能多干一会儿就多干一会儿。 她用铁锹正在挖沟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金属的碰撞声。 再接着挖,就看到了一堆白花花的东西从破碎的瓦罐中流了出来。 这些东西非常多,多到直接没过了陶金兰的大腿。 两人都被这一幕惊呆。 在仔细一看,那些东西竟然都是银元! 这么多加起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让那些心思不正的人碰上这种事,说不定就得私藏一部分。 但是,陶金兰心思单纯。 在加入民兵的时候,部长就再三强调,有事情一定要向上级汇报。 因此,陶金兰让堂兄在这里看着,自己飞奔着去向部长汇报。 很快,发现银元的事情就不胫而走。 大家纷纷跑过来围观。 这样一来,盯得人多了,反倒是没有人敢有小动作。 等到陶金兰带着民警到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但是,为了不让这些银元被偷,几个人撸起袖子就开干。 他们打着手电筒,将那些银元装进麻袋中,然后再扛出来。 从晚上干到第二天天色微亮,那些银元足足装了几十个麻袋,派了两辆拖拉机过来才全部运走。 两兄妹害怕有遗漏,于是又将那块地方仔仔细细挖了一遍。 结果还真的又被他们找出来了1800多枚银元。 等到确定没有遗漏之后,兄妹二人累地腰都直不起来。 经过相关部门的仔细清点,这重达两吨的银元足足有67981枚。 除了银元外,还有1568个银锞。 这这些东西加起来的总价值高达36万9千多元。 面对这么多大的诱惑,陶金兰和陶恩铭都没有起贪心,实在是难得。 这里为何会埋有这么多银元? 专家们翻阅资料之后找到了答案。 大家都知道,马步芳是青海的“土皇帝”。 他还有一个表兄叫做马元海,腐败程度和马步芳相比也不遑多让。 大概在1917年左右,马元海被派往贵德。 等到1929年,青海省正式成立的时候, 马元海已经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还说了一口流利的藏语。 他用各种手段剥削、压迫百姓,并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在这些人的手下,百姓们苦不堪言。 而这些银元,都是他从百姓身上搜刮的血汗钱。 这些东西放在现在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想而知,当时百姓们的生活有多么水深火热。 贵德发现大量银元的消息很快登上了各大报纸。 陶金兰和陶恩铭也成为“先进模范”。 为了表扬他们,县里还专门为他们开了表彰大会。 两人被授予三等功,还获得“先进个人”等荣誉。 不仅如此,两人还获得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以及500元的现金奖励。 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奖品。 虽说受到了那么多夸赞,但是陶金兰却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 她无偿照顾孤寡老人9年,还资助了一位小学生上到了大学毕业。 陶金兰拾金不昧,还有一颗善良的心,不愧是典范。 主要信源:(大美青海——一铁锨挖出七万枚银元)

0 阅读:16
紫韵流香梦幽情

紫韵流香梦幽情

紫韵流香梦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