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伊朗今天的艰难处境,不由得想起五十多年前的中国,那时候中国遭到美国和苏联两大霸权的同时围攻,他们疯狂叫嚣,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逼迫中国屈服。 当时是冷战最紧张的时候,全世界被东西两大阵营分割得泾渭分明,美国和苏联掌控着几乎所有国际事务,但彼此之间也心存芥蒂。 外人看中国,觉得它只是苏联阵营里的一个小兄弟,还没有太多话语权,可实际上,从意识形态到国际利益,中国和苏联的分歧一点点地暴露出来,刚开始两国关系很好,后来矛盾越积越多,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已经闹到互相警惕、防备。 苏联原本给中国提供技术援助和经济帮助,后来却突然撤出专家,切断支持,有的援助项目刚刚起步就被迫停下,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军事技术,包括核领域的进步都遭遇巨大难关。 这时苏联并不只是“撤人撤钱”这么简单,还开始在国际上联合其他国家孤立中国,在边境不断制造摩擦和紧张,美国看到中国和苏联闹翻,就更加变本加厉地针对中国。 美国不仅用舆论围攻中国,还与盟友联手搞经济封锁,并公开谈论动用核武器来威胁中国,说白了,就是想一举压垮中国的意志。 美国当时把防止中国崛起当作头等大事,通过各种军事部署把中国往死里围堵,尤其在台湾、朝鲜半岛,甚至东南亚都加强了军事存在。 国际舆论上也给中国贴上了各种负面标签,生怕这个新兴力量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当时的中国就像陷在一个又一个圈套之中,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无数困难。 那会儿中国不仅要撑过最困难的经济阶段,还要在没有多少国际朋友的情况下解决国防安全问题,核威胁不仅仅是话题,是真的看得见、摸得着。 美国和苏联都曾拿中国的核设施说事,谁也不肯保证不动用极端手段,那样的岁月里,没有人能保证中国可以一直安全下去,因此中国只能选择自力更生,咬紧牙关走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 无论是科学家们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搞研究,还是全国各行各业勒紧裤腰带为国防出力,都是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中国自己拥有足够力量,才能挺过这场生死考验。 核项目的启动几乎是从零开始,实验条件非常艰苦,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们在戈壁滩上一呆就是几年,外头的专家撤走了,设备材料紧缺,很多关键技术还要自己“土法上马”。 好在大家都铁了心要做成这件大事,在极短时间内中国成功点爆了第一颗原子弹,很快又搞出了载具技术,初步形成核威慑力量。 这一刻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不再是那个想让谁欺负就能欺负的国家,虽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恶意打压、技术封锁和政治孤立还在持续,中国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正是靠着那股不服输的韧劲,中国渐渐赢得了应有的位置。 回头看不难发现,中国当年的处境和今天的伊朗确实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伊朗现在面临最严重的经济制裁,国际金融体系基本拒绝和它往来,伊朗也试图自己发展核技术,结果压力更大,被西方国家联合针对。 局势越紧张,生活越难过,伊朗普通民众的压力也跟着增大,在国际舞台上,伊朗同邻国关系时好时坏,和大国关系也始终悬在高压线上,这种孤立感是实实在在的。 每一个在大国博弈中被排挤的国家,想要走出困境都不容易,都知道靠谁都靠不住,只有内部团结一心、自主发展、再难也要咬牙克服,才有机会争口气。 中国过去就是因为一贯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才最终突破技术封锁,实现了自己的安全屏障和话语权,国际压力虽然沉重,但往往也能挤出创新能力和自强动力。 当然,历史不能简单类比,今天的世界跟以前有很大的变化,中国当年可以在美苏之间灵活活动,国际上还有一些非结盟国家可以拉拢,而眼下的伊朗环境更复杂,周边局势也变化莫测,有些邻国可能帮忙,有些却随时可能背后使绊。 伊朗想要摆脱困境,除了技术突破之外,还要看能不能在区域外交和内部建设上打开新局面。
伊朗终于承认了。7月2日,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表示,伊朗的核设施在美国的袭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