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钱了!”2月,男子100万买的房子,去交税时却被要求按照125万去交税,因为

幕沧澜 2025-07-03 11:08:34

“抢钱了!”2月,男子100万买的房子,去交税时却被要求按照125万去交税,因为系统评估认为他的房子值125万!男子没有惯着,他怒怼工作人员:“我能不能现在把这个房子按照120万卖给你们?”工作人员被怼得哑口无言!

李先生花了100万买下新房,高高兴兴地走进税务大厅,心里大致算好了要交的税款。

谁知,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他心里的火一下就蹿了起来。

对方告诉他,系统对这套房子的评估价是125万,税款必须按这个价格算。

男人当场就懵了,自己明明只付了100万,那多出来的25万“虚拟”价值,凭什么要他来买单?

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荒唐。

他压不住火,直接质问工作人员:“那我这房子现在120万卖给你们,你们要不要?”

这一问,怼得在场的工作人员哑口无言。

这句气话,也恰好戳中了当前房产评估机制最尴尬的痛点:标准化的系统评估,与真实的市场和个体的权益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调和的裂缝。

那么,这套房子是如何被系统“估”出125万高价的呢?

税务人员解释,当房产信息录入后,系统会自动抓取房屋的位置、面积、房龄、周边配套等一系列数据,通过一套固定的算法模型,生成一个“官方”评估价。

他们强调,这个结果是系统自动生成的,任何人都无法手动修改。

坦白说,这套评估系统的初衷听起来无可挑剔。

一方面是提高效率,免去人工评估的繁琐;更重要的,是为了堵住税收漏洞,精准打击那些想通过“阴阳合同”低报成交价来偷税漏税的行为。

从设计理念上看,这是一个为公平和效率而生的现代化工具。

然而,这个为公平而生的工具,在现实中却显得格外冰冷和滞后。

尤其在当下,房地产市场波动频繁,不少地方的房价已出现明显回落,但系统里的评估价却常常像个“老古董”,依然固执地沿用着过去高位时的标准。

这就造成了一个普遍的困境:老百姓明明没有花那么多钱,却要为一个脱离市场实际的“虚拟”高价,缴纳一笔实实在在的“冤枉税”。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套评估体系还透着一股“双重标准”的味道。

也难怪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调侃:“让你交税时,房子值125万;轮到拆迁补偿了,这房子就只值75万了!”

这种调侃背后,是公众对评估标准缺乏统一性和公信力的普遍不满——需要你多出钱的时候往高了算,轮到要给你钱的时候,又想方设法往低了压。

评论区里,有人忍不住吐槽:

“去年我家卖房也遇到这事,评估价比市场价高30%,结果税费多交了近10万!这系统就跟没睡醒似的,完全跟不上市场变化。建议大家都去物价局投诉,不能让老百姓当冤大头!”

还有人提建议:“大家别急,根据《价格法》,评估费不合理可以投诉物价局。

但要注意保留证据,比如周边同户型成交价、市场分析报告等。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走法律途径维权,专业律师能帮你争取合理权益。”

毕竟这年头赚点钱实在不容易,可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打了水漂。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此类情况,欢迎一起讨论。

来源:商丘广播电视台

0 阅读:1570

评论列表

叶梓

叶梓

8
2025-07-03 12:00

国家还收吗?市场上一大把。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7
2025-07-03 12:03

有种起诉,无种乖乖打税。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4
2025-07-03 13:35

我恒大[敲打]300万买的[裂开]现在评估还有280万[抠鼻]150万卖你

66707cz

66707cz

4
2025-07-03 18:04

税收应该都是按成交价收取的

幕沧澜

幕沧澜

幕沧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