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不住了!以色列方面在2025年6月30日,公布了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遭到伊朗导弹

雨后彩虹之约 2025-07-03 06:00:44

瞒不住了!以色列方面在2025年6月30日,公布了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遭到伊朗导弹袭击的损失情况,基本可以确认了,这一次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出现了惊人的损失,包括了魏茨曼研究所两座主体科研大楼,直接被伊朗导弹摧毁,两个主体大楼内,112个房间,其中60个实验室,52个宿舍看,被直接炸毁,两座主体大楼都需要拆除重建。 魏茨曼研究所可不是一般的地方。这里走出过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破解过核糖体结构,还诞生了 CAR-T 癌症疗法这样的重大突破。 原本每天都有 2500 多名科学家在这里忙碌,从基因编辑到量子物理,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着以色列的科技进步,更造福着全人类。 可现在,曾经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只剩下扭曲的钢筋和焦黑的墙壁,那些承载着数十年研究心血的样本、数据和设备,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 伊朗这次的袭击手段相当狠辣。他们动用了最先进的 “霍拉姆沙赫尔 - 4” 导弹,这种导弹速度极快,突防能力强,以色列的 “铁穹” 防御系统在它面前几乎失效。导弹精准命中研究所的核心区域,两座大楼瞬间坍塌。 全球唯一的二维量子材料观测系统变成了一堆废铁,三年前它才刚刚揭开石墨烯超导的秘密;还有 2.4 万份基因样本,那可是人类对抗遗传疾病的 “生命密码本”,现在全都汽化在高温中。 这不仅仅是以色列的损失,更是全球科学界的灾难。魏茨曼研究所和德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机构有合作项目,这次袭击导致 15 项欧盟资助的研究被迫中断。 比如和德国合作的细胞衰老研究,原本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现在却永远停滞了。重建这些实验室需要至少两年时间,但那些被毁的样本和数据,有些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伊朗为什么要下这么重的手?这背后是两国多年的恩怨。以色列之前多次暗杀伊朗的核科学家,而魏茨曼研究所又和以色列军方关系密切,被伊朗视为 “合法军事目标”。 这次袭击其实是一场报复,伊朗用导弹告诉以色列:你们的行为会付出代价。但这样的报复方式,受伤的却是无辜的科研人员和全人类的科学事业。 袭击发生后,以色列虽然嘴上强硬,但实际损失惨重。他们的防空系统在伊朗的导弹雨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拦截率只有 20%。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每拦截一枚导弹就要花费 350 万美元,而伊朗的导弹成本低得多,这种 “以小博大” 的战术让以色列的国库快速失血。 现在,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里继续工作,有些甚至不得不前往瑞士、新加坡等地重启研究。 国际社会对这次袭击纷纷谴责,联合国多个机构批评这种针对科研设施的行为违反国际法。但谴责归谴责,损失已经造成。 魏茨曼研究所的重建之路漫长而艰难,建筑可以重建,设备可以购买,但那些被毁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家们的心血,却永远无法挽回。 这场灾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科学本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应成为政治和军事博弈的牺牲品。 当导弹摧毁实验室的那一刻,毁掉的不仅是建筑和设备,更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希望。

0 阅读:195

评论列表

哈哈  走!

哈哈 走!

2
2025-07-03 06:45

造福全人类?你特么真会舔!

猜你喜欢

雨后彩虹之约

雨后彩虹之约

雨后彩虹之约